日本关西产业的沉浮及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2018-04-17 21:25:18 太阳能发电网
一方面,新兴企业融资难,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关西这样的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多年难以振兴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其引进外资成功,也反映了关西经济界“向西看”新战略的局部成功。而在更深层次上,日本关西大城市群经济中心地位的沉浮及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更值得重视。

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欠佳

关西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但在以知识、信息为主驱动力的新经济转型过程中落了后手。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科技创新成果未能有效实现市场转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中心

关西地区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位于大阪、京都和奈良之间丘陵地带的“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又称“京阪奈学研都市”)拥有“国际高等研究所(IIAS)”、“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RITE)”、“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等一百多所大学和信息行业企业的研究设施,涉及信息通讯、环境、生物学、物质、光量子、机器人等诸多高科技领域。

同时,无论是日本中央政府还是关西地方政府都很重视科研创新。京都府副知事山下晃正说,1987年《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建设促进法》正式实施,此后每隔10年,国土交通省都为该园区制定长期规划,现已进入第4个10年。目前“京阪奈学研都市”已入驻企业130多家,多为中小企业。未来该园区计划将区内风险企业从100家增加到1000家,以小微企业为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根据2011年到2015年的专利申请量,对世界一些主要创新“集群”地区进行排名,东京-横滨地区以94079项专利申请数排名第一,深圳-香港地区以41218项排名第二,大阪-神户-京都(关西地区)以23512项排名第五。

不过,就创新领域来看,日本这两个地区都以电气、仪器、能源领域为主,但是创新领域相对分散,电气、仪器、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数分别只占总数的6.3%和8.3%。中国深圳-香港以数字通讯为主,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数占到总数的41.2%。

小岛畅夫等专家认为关西的问题出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方面,未来需要下大功夫解决。关西将健康医疗、环境能源、航空、人工智能列为未来四大支柱产业,并已在这四个领域取得不少科研成果,但都面临降低成本等市场化、实用化问题。

例如,在健康医疗方面,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只有降低成本才能走向市场;环境能源方面,日本的污水处理系统常被称赞技术确实好,但“太贵用不起”;航空产业方面,需要在生产成本和客户接受的零部件质量标准间找到平衡;人工智能方面,信息管理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金坚敏认为,专利申请数、论文被引用数都属科技创新的中间产出,不是最终产出,最终产出应计入企业投入研发后所获得的利润。所以完成研发投入并取得科研成果,只是科技创新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应当是有效益的。

他指出,现在关西设了不少科技园区,但科技园区不能光由政府来搞,应引进风险资本。政府投入创新的效率往往不高,而风险投资更关心效率和效益。关西年轻人创业意欲强,本地也有科技成果,但缺乏资金。

此外,创新应能创富,目前关西还没有因为创新而富起来的样本。金坚敏说,日本风险投资已渐有起色,但仍未形成潮流。



作者:胡俊凯 杨汀 严蕾 来源:《环球》杂志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