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创新项目:外墙分布式光伏+储能

2018-04-24 11:24:02 太阳能发电网
从工商业到户用,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场景似乎大部分都与固定建筑物的屋顶相结合。如今,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分布式光伏的应用正逐渐多样化,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的童亦斌副教授介绍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案例——外墙分布式光伏及储能应用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包括100个电动汽车充电装置、300kWp光伏发电装置、

这个项目2016年6月6日并网发电,截止到2018年4月16日已经累计发电15.0万kWh,由于倾角没有采取发电效率最高的设计(主要是荷载和强度约束),发电量略低于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宿舍楼光伏渗透率较高(>40%),对负荷特性产生很大的调节作用,中午时段削峰效果明显(大于30%),多点分散接入情况下,系统仍能稳定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另外,监测结果也发现,光伏高渗透率接入情况下,日峰谷差相比之前有所增大(增大约20%),下午时段取代中午成为新的压力点,不难得出结论,单纯依靠光伏发电,对负荷特性的调节效果仍比较有限。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配电网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负荷和光伏带来巨大的峰谷差和快速的功率波动,完全依靠电网去解决用户侧产生的问题,从效果和成本上分析,都不尽合理。今后,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的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增长,利用储能,直接在用户端进行峰谷调节、负荷特性优化、光伏消纳以及就地平衡和协同融合等,在效果、效率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像上述案例中的项目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投资企业的商业模式中,这不仅是光伏行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电力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如何实现多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突破的主要目标。



作者:臧超 来源:光伏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