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锂电池禁令 智能行李箱颓然「将死」

2018-05-25 06:41:23 太阳能发电网
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几家主要航空公司出台禁令,禁止不可拆卸锂电池的智能行李箱托运或登机。从 2018 年 1 月 15 日起,智能行李箱在托运前必先将锂电池取出。对国内的相关从业者来说,这场大洋彼岸的「大地震」是具有借鉴和警醒意义的。

但如今,一块小小的锂电池让整个行业如临大敌。

按航空公司的禁令看,不管你是托运智能行李箱还是随身携带,旅客都得经历一次拆卸锂电池的「噩梦」。

智能行李箱制造商急忙发布拆卸锂电池的视频教程。但因为没有提前在设计阶段考虑到这个问题,繁琐的拆卸步骤让消费者相当崩溃。

以 Bluesmart 的智能行李箱为例,在内部找到电池位置后,你还得旋开 4 颗螺丝并拔掉至少 3 根电线,才能把锂电池拆卸出来。徒手根本做不了这件事。

                (图自 Bluesmart)

原本打算炫酷走一趟,却被拦在安检处抠电池。一些消费者因此气到不行,甚至直接将智能行李箱遗弃在机场扬长而去。而在亚马逊购买页面,对 Bluesmart 的最新评价也成了清一色的「不要买!上不了飞机!」

一纸禁令直接影响智能行李箱的销量,再加上重新设计产品的未来成本,Bluesmart 崩了。

5 月 1 日,Bluesmart 在网站首页宣布停止运营,并将技术、设计和知识产权等出售给行李箱品牌 Travelpro。声明中称,航空公司的禁令使他们陷入「难以逆转的财务和业务困境」。在倒闭之前,靠众筹起家的 Bluesmart 已经在全球售出 6.5 万个智能行李箱。

5 月 17 日,Raden 也宣布结业。官方声明表示,航空公司的禁令严重影响他们产品的实用性、对消费者的价值、业务表现以及持续运营能力。

在接受 Fast Company 采访时,Udaskin 回应称,现金流紧缺是 Raden 停止运营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不想面对各种不合理的期待,他只从投资者手里拿了 500 万美元投资。但按现在的状况看,得有疯狂增长才能让公司继续运转下去。

但现金流只是表面的问题。Udaskin 认为,愿意在网上花 200 到 400 美元买行李箱的消费人群不多,以及行李箱的消耗更换频率较低,才是 Raden 乃至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的大问题。

虽然 Bluesmart 和 Raden 落得悲惨收场,但行业的幸存者并没有放弃这块有潜力的市场。

智能行李箱制造商 Away 正忙着提供解决方案。这个品牌也体会过消费者的气急败坏,和同样被遗弃机场的命运。现在他们建议消费者将行李箱寄回保修中心或送到门店进行改装,改装后的锂电池将可以轻易弹出。

整个行业都在调整产品中锂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方式,以免「抠电池」的大型崩溃重现。

                  (图自 Arlo Skye)

Raden 的投资者曾经认为,禁令的出现可能是智能行李箱的临界点——说明这类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足以引起航空公司的注意。但「抠电池」事件带来的伤害,估计需要智能行李箱品牌日后用更好的体验和口碑来一点点抚平。

另一家智能行李箱制造商 Arlo Skye 的 CEO Mayur Bhatnagar 则认为,航空公司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消费者推迟购买行为,但智能行李箱的市场份额还是呈上升趋势的。

 

 

而在中国,虽然已经有酷哇(COWAROBOT)、爱尔威(Airwheel)和 Alloy+ 等入场者,一款名叫 90 分(90FUN)的智能行李箱也正在小米有品发起众筹,但智能行李箱暂时还是非常新鲜的玩意。目前国内的航空公司也并未出台这方面的政策规定。

但对国内的相关从业者来说,这场大洋彼岸的「大地震」是具有借鉴和警醒意义的。

这或许就是他们未来三年会遇到的危机。

原文:航空公司一纸禁令,智能行李箱行业颓然「将死」



作者:爱范儿 来源:科技新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