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如何理解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趋利避害”?
隆国强:国际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过去40年,中国抓住全球化机遇,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少数获益较多的发展中经济体,与此同时,不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并不成功,有的甚至是“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按对外开放程度划分,世界各经济体组成一个光谱,200多个经济体在光谱上处于不同的位置,开放程度最高一端,包括新加坡、香港地区这些经济体,比美国还要开放,最封闭的经济体也不是一点都不对外开放,也有国际贸易,只不过所占份额很小。
中国其实是从最封闭的一端逐渐在向开放一端走,但不是从一个极端跨越到另一个极端。我们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开放的道路,开放程度取决于发展阶段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在新的起点上,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这是顺应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其次,需要探索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领域新方法。包括中国(上海)自贸区在内都是在开放领域所做的新探索。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复制推广成功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对外开放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对外开放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主选择,要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自主选择并不是“一开了之”。就像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但是为什么成绩有好有坏呢?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开放也要把握好节奏,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继续做到趋利避害。
《中国经济周刊》:有一种观点认为,凡是入世以来开放程度较低的产业发展得就比较慢,这种说法客观、准确吗?您如何看待自身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隆国强:一些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如果说“一开了之”,迅速把关税降得很低,大量的进口产品就会摧毁国内产业。历史上,美国、德国都曾经是后起追赶的国家,产业一开始都没有竞争力,所以对自己的产业都有一定保护,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但是保护不是无限的,长期保护是有害的,要通过适度的、渐进式的开放引入国际竞争,让相关产业感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用市场的力量倒逼其通过创新增强竞争力。所以说开放是要讲策略的。但即使是缓一点对外开放的领域,最终还是要对外开放。希望通过正确的开放策略,使我们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是动态变化的,虽然我们是大国,但不要以为任何一个产业我们都要具有国际竞争力,那不符合全球分工的现实。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发达的经济体,但并不是所有产业都有国际竞争力,也有很多产业没竞争力。如今我们最具竞争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这不是永恒的。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成本必然上升,就一定会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就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生产效率高才可以承受更高的工资。所谓高收入国家,本质上就是国际竞争力集中在劳动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因此,我们新一轮对外开放,就是要让资本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要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升级,首先我国要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既引入国际竞争压力,也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再次,要打破行政性垄断,营造一个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要深化企业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