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今年1到5月份,我国光伏发电量达到了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了96%,累计弃光率为4%,同比下降3.5%。
6月27日,在西宁召开的“清洁能源发展——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研究论坛”上,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与西宁市共同成立的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研究中心下设学术委员会及17个独立或联合的创新实验室、创新工作室和创新中心,致力于高效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光伏储能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和集成电路多晶硅材料的研发等。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发展光伏清洁能源是全球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的行动。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今年1到5月份,我国光伏发电量达到了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了96%,累计弃光率为4%,同比下降3.5%。“可以说,光伏行业迎来了曙光。”
光伏发电正走向能源舞台中央
作为第十九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一大亮点,自6月20日0时至28日24时,青海正式开启“绿电9日”模式,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彰显青洽会的绿色品质。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逢春介绍说,近年来,青海省凭借优势自然资源禀赋,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推动省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青海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和发电量居全国前列,太阳能发电量居全国第一,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超过了85%。
快速发展的青海光伏产业,是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集中体现。李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发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新增装机连续五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5月,我国并网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4亿千瓦,光伏发电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我国光伏产业历经多年的朦胧探索、艰苦创新,今天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李冶说,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对新能源发展需求巨大。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支持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是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我国发展光伏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是毫不动摇地。
李冶也表示,近年来,我国光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补贴需求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弃光限电的问题,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急需引导行业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促进光伏行业练内功,强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合理把握光伏发展节奏,突出抓好存量光伏项目的消纳问题,确保实现弃光电量、弃光率双降。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近年来,技术进步使光伏发电成本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降低。
2016年以来,在阿联酋、美国和印度等国公开招标光伏项目开发权时,中标电价最低约0.2元/千瓦时左右。
我国近三年来连续开展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竞标优选工作,旨在加速技术更新换代,降低度电成本。近期,政府又密集出台了下调补贴、竞价上网等相关政策。
目前来看,效果已经有所体现。今年5月,青海格尔木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最低中标电价为0.31元/千瓦时,较当地燃煤标杆电价低0.015元/千瓦时。
对此,李冶表示,此次格尔木领跑基地企业优选中率先实现光伏电价基本接近平价上网水平,青海要再接再励,而我国光伏产业也要积极推动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不断促进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由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主导的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很及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王斯成表示,黄河水电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引领了光伏行业的发展。未来有望上下游共同发力,相辅相成,为光伏全面平价上网做出努力。
作者:刘瑾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