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2018年也迎来了一波售电公司注销潮。
例如,今年4月到6月,仅两个月时间内,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就多次发布公告,共注销40多家售电公司。此外,今年4月江苏省出现了首家退出电力交易市场的售电公司。5月,广东、山东也出现了首例售电公司退出事件。
“市场上有几千家售电公司肯定是不太现实的,我们也看到市场在逐渐开始整合,有一些小售电公司会出局,特别是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对下游的电力消费预测、管理不到位的话就会出局了。”单小虎表示,售电市场经过2017年的高速发展,相互之间的竞争从原来纯粹靠关系赢得的一部分客户,转向靠核心竞争力了,包括公司的服务水平、构建能源互联网的能力等。
林骏达认为目前的洗牌是“第一步”。他表示,2018年开始,已经看到售电行业第一步洗牌,并且这轮洗牌已经发生并且很快就会完成。“预测未来一年基本上会完成第一步的洗牌。”他说。
基于上述判断,他认为接下来市场上会出现三种类型的售电公司,用户的分层、分级情况也将随着市场竞争而更为明显。
在林骏达看来,第一类是轻资产民营售电公司,通过“小步快跑”叠加技术和服务同步提升。“能源行业本质是一个比较‘笨重’的行业,有大量的资产。而实际上做重服务、轻资产的话,是比较适合民企的。例如,广东很多的售电公司的特点是整体上没什么资产体量,但服务功能极强。用户如果出现问题,他可以快速响应甚至超过电网的速度。”他说。
林骏达表示,随着民企手中拥有的用户数据体量的上升,数据价值会进一步放大。“曾经去广东调研时发现,一些售电公司会进行负荷预测,很多公司都是通过打电话或者微信来了解用户下月用电预期,这实际上不是一个技术手段。但今年开始,已经有一些企业有了一些比较好的负荷预测技术手段,甚至部分用到人工智能去解决这个问题。”
林骏达表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体现。一些民营售电公司服务水平较高,用户也愿意去选择他们,相应也会促进技术能力会提升。
第二类则是传统重资产能源企业。林骏达指出,这类企业基本能够实现多能互补,也拥有较好的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流量,且有较好的政府背景以及较强资产管理方式,能够获得较低的资金成本优势。尽管这类企业在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限制,很难和民企去拼服务,但是他们凭资金优势控制一些优势资产。
在他看来,第三类是潜在的进入者——外资企业。尽管目前外资还未进入,但是国外有大量丰富数据分析经验、服务经验的能源公司和售电公司。“过去两年大量的外资企业找到我们做评估,是因为他们把售电市场开放当作是中国能源市场市场化的一个信号,也当成他们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一张船票。”他说。
原标题:有地区售电公司每卖一度电仅赚不到4分钱: 价差套利难以为继 售电市场迎注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