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开启微利时代 海外市场或成光伏突围新方向

2018-07-17 12:32:11 太阳能发电网
“531新政”后,中国光伏产业正在面对产能过剩、利润低迷等现实问题。新形势下,中国光伏企业纷纷主动“走出去”,积极探索“逆境”下的成长之路,其中开拓海外市场又一次被寄予厚望。

“据目前形势分析,2018年硅片、电池、组件平均利用率或将分别下滑至66.5%、57.8%及47.6%。今年下半年行业产能利用率有可能会更低,一些专门聚焦国际、国内中小市场的企业将面临停产、破产,导致行业内重组整合活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日前在“2018中国光伏领袖峰会”上表示。


  “531新政”后,中国光伏产业正在面对产能过剩、利润低迷等现实问题。新形势下,中国光伏企业纷纷主动“走出去”,积极探索“逆境”下的成长之路,其中开拓海外市场又一次被寄予厚望。

 

 

新形势催生新要求


  作为政策引导型产业,“531新政”对光伏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王勃华认为,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的影响力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目前,官方及多位专家都预计我国光伏将在2022年全面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那么,2018-2021这3年就显得尤为重要,政策环境将风云变幻,影响力度也会加大。”王勃华提醒。


  虽然国家能源局在“531新政”后多次强调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毫不动摇,但企业仍心存疑虑。


  “若梳理此前发展过程会发现,我国光伏产业仅用4年时间便占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是根本性的变化。”王勃华告诉记者,“现阶段需要转变此前如何开拓市场的议题,逐渐将以前的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从拼规模、速度、价格调整为拼质量、技术、效益。这是新形势下对光伏产业的新要求。”


  王勃华补充说:“此次政策调整只是一个信号,无论是否出台补充政策,国家调控光伏发展规模的政策思想不会改变,补贴退坡也是必然。”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在市场劣质产能过剩、缺少高效产能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持续推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为降本增效做出新的努力。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产业化领先优势的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王勃华说,“相信新政出台不会一味利空,未来利空利好会交替出现。”


  



作者:董梓童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