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瑶池电厂与吴风的售电公司之所以出现纠纷,既与各方决策有关,也与陕西省发改委出台的新规定有直接关系。
上半年,华电陕西的多家电厂获得的售电市场份额较小,下半年便卯足了劲去争夺市场。上半年每度3毛多的电,瑶池电厂这次平均每度降价超过1毛,其承诺的交易价格之优惠前所未有。
价格攻势下,瑶池电厂的协议电量大增。发电厂获得市场份额,售电公司获得低价电,各取所需。
但是,撮合交易还在进行的过程中,6月14日,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公告明确“本次交易(下半年电力直接交易)中除延安地区以外的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签约电量,可按照各自装机容量占比(剔除延安地区装机容量)对应的签约电量上浮30%与售电公司或电力用户签约。”
对于瑶池电厂400MW的装机容量来说,其下半年交易额度最大为3.5亿度左右,这个额度约为其已经签约意向性协议电量的十分之一。
当时,无论是售电公司还是下游客户都对这个规定表示了担忧,生怕影响交易。吴风称,新规定出来后,公司立即与瑶池电厂沟通,对方表示其代表的是瑶池电厂和华电陕西,上述规定要求的限额在其售电范围内,其可以通过华电陕西内部协调其他电厂予以消化分配。
而且,电厂和售电公司也有自己的考虑。按照新规定执行的话,发电厂损失争来的市场份额,售电公司或损失上千万元的保证金。几经商议,双方仍提交了原来的协议申请交易。
提交协议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瑶池电厂和吴风几乎每天都要通电话,不断商议解决方案。但不管哪种方案,都绕不过陕西省发改委6月施行的这条限制性规定。
陕西省发改委方面介绍,“瑶池电厂递交签约的意向性协议电量超过130%限额,违反本次交易公告规定,我委要求瑶池电厂将超出的电量退出,随后瑶池电厂给我委书面报来退出电量涉及的用户清单。”
当吴风人还在北京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9月11日,陕西省发改委公布了下半年自主协商模式电力直接交易第一次成交结果。这次公示结果与吴风公司签订的协议电量差距甚远。瑶池电厂实际成交量仅为3.58亿度,约为与全部售电公司所签意向性协议电量的十分之一。其中,超过18亿度是瑶池电厂与吴风公司签订。
上半年没有额度限制,只要安全上没问题,双方签多少就认多少。上述华电陕西营销负责人说,但是下半年公告的和上半年规则不一致,“这个说白了,是一种典型的情势变更。”他介绍,受到限额影响的不止是瑶池电厂一家,还有几家电厂签订的意向性协议也超过了限额。
该人士认为,目前面对的情况是一个复杂的局面,但绝对不是华电陕西单方面造成的情况。他表示,在签意向性协议时,协议双方应该说本来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不管是瑶池电厂也好,售电公司也好,他们应该是很清楚这个不确定因素的。”
“要说有过错,也是售电公司和电厂这两个专业选手犯了一个业余错误。”上述华电陕西营销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瑶池电厂与售电公司双方都是资深的业内参与者。
市场震荡:有售电公司丢了客户还难赚钱
第一次交易结果公布的同时,陕西启动了第二次交易。吴风继续奔走,希望获得足够份额的电量,收益暂且不考虑也要留住客户。
9月17日,二次交易结束,吴风公司约18亿度的电量终于有了着落。华电陕西的电厂因为额度限制只接了一部分,大约7亿度电量,剩余10亿度左右的电量由其他发电集团接手。
“这比原来预计的要好多了。”9月18日,吴风叹了一口气后,在电话另一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二次交易价格相比之前,无论是售电公司与发电厂,还是售电公司与下游客户,整体交易平均价提升不少。吴风的售电公司在此前协议的基础上每度电让利给瑶池电厂3厘,这7亿多度的电量就让利200多万元。另外10亿多度电量,其他发电集团的电厂每度电给降了5到6分钱。
“总体上说,这个事情大家都是希望磨过去。但是,今年这个事儿把人折腾的够呛。”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吴风没有睡过几次好觉。
在吴风看来,“直供电市场肯定有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野蛮成长到有序发展的过程。”
不过,有些中小型售电公司并没有像吴风这样的“运气”,既没有获得足够电量,也损失了大客户。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第一次交易的意向性协议中,多家售电公司与瑶池电厂签订的电量都出现未成交的情况。
“第一次交易公示的结果中,多家售电公司1度电都没有。”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无奈之下,在二次交易中,这些售电公司选择其他发电企业。不过,经过此次售电波折,有售电公司合作的用电企业流失了。一家售电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流失了8家下游客户,第二次可签约的电量只有第一次的10%左右。”
这些售电公司遇到的问题,也有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陕西电力交易中心7月12日发布一则通知,以备案合同缺少售电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为由,要求售电公司与电厂继续签署证明材料。
但是,有售电公司在致华电集团的律师函中称,“华电瑶池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诿,拒不签署前述文件,不配合售电公司进行协议备案工作。”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以这家售电公司与电厂未签署证明材料为由,宣布6月29日的备案合同无效。
对于陕西电力交易中心的规定,部分售电公司颇有怨言,并对其发布的时间节点等问题提出了疑问。“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在7月12日前,并没有明确向市场公告‘缺少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的合同无效’,且陕西电力市场上半年电力交易中,缺少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的合同均未被认定为无效,并正常的进行了交易。”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电力交易中心如修改交易规则,设置交易条件,应提前告知,不应该临时改变交易规则,设置交易条件。在修改交易规则、设置交易条件之前,已签署和备案的合同应不受影响,认定为有效。”
对于监管智慧的提升,刘喜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战略规划,根据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或者是市场的发育程度、交易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交易电量的扩张。它可以根据市场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