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全球变暖对能源转型提出更高要求——IPCC全球升温特别报告分析

2018-10-23 06:31:30 太阳能发电网
今年12月,第24次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4)将在波兰举行,会议将对《巴黎协定》细则进行审议。去年的波恩气候大会进行得异常艰难,会议对《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达成了一个全面均衡、反映各方意见的草案,谈判成果更多的是意见的汇聚,而不是形成共识。因此,波兰气候大会需要解决形成各国共识的问题。10月8日,联

 

今年12月,第24次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4)将在波兰举行,会议将对《巴黎协定》细则进行审议。去年的波恩气候大会进行得异常艰难,会议对《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达成了一个全面均衡、反映各方意见的草案,谈判成果更多的是意见的汇聚,而不是形成共识。因此,波兰气候大会需要解决形成各国共识的问题。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评估了全球温升1.5摄氏度与2摄氏度的气候影响以及可能的减排路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已经增加了1摄氏度;全球升温1.5摄氏度最快有可能在2030年达到。为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全球气候行动亟待加速。该报告的发布,将为COP24提供重要的科学内容。


  背景:控制全球变暖对能源转型提出更高要求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进行深刻变革之中,各国均有不同强度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方案,部分国家还给出了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时间表。例如英国,这个曾经依靠煤炭成功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数年之内即将关闭境内所有燃煤电厂,煤炭的产量也随之一降再降。而冰岛、挪威等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则几乎达到了100%。


  但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过于关注,导致出现了供暖、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减排速度过于缓慢。根据国际能源署等多家机构的评测报告,目前全球能源转型速度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相比,依然过于缓慢。


  基于控制全球变暖,IPCC的报告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温控1.5摄氏度情景下,到2050年,煤炭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比例需要降至接近为零;要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到2050年全球电力供应的70%~85%需要来自可再生能源;相比起2摄氏度目标,实现1.5摄氏度目标所需的能源投资要高出12%,2050年在低碳能源技术和能效上的年度投资将比2015年多出5倍;要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2050年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0年低75%~90%。


  分析:两种升温情景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对能源转型速度进行了分析外,IPCC还对气候和人类影响进行了分析。全球温升2摄氏度的真实影响将比预测中的更为严重,这也意味着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不能有效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坏影响。若将目标调整为1.5摄氏度,则将能避免大量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在温升2摄氏度的情境下,科学家预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北极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温升1.5摄氏度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减少到70%~90%;北极夏天无冰的风险将降低到每百年一次;森林火灾的影响也会相对2摄氏度情境下有所减弱。


  此外,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能避免至少150万~250万平方千米的永久冻土解冻(接近墨西哥的国土面积)。在世界的多个区域(包括亚洲东部和北美洲东部),温升2摄氏度情境下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要比1.5摄氏度要更高,因热带气旋导致的强降水概率更高。


  报告还特别提到,太阳辐射管理技术研发严重不足且充满风险,该技术也不能缓解如海洋酸化等气候变化影响。因此,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尚不能被作为气候保护措施来考虑。


  



作者:于琳娜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