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未来的电网是这样!

2018-10-23 14:41:58 太阳能发电网
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生产力大解放的电气时代。21世纪开始的新一轮能源转型,为人类社会开启了新的再电气化发展阶段。从本质上看,这一轮能源转型是一个再电气化的过程。能源生产环节电能越来越多的由非化石能源转换而来,最终将主要由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转换而
推进电网革命是促进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


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对电网的功能作用、运行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能源生产侧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显著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带来巨大调峰调频压力,电力系统平衡调节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并网主体


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新型交互式用能设备的接入,这些并网主体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改变了传统的潮流从电网到用户的单向流动模式,电网运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未来电网要适应能源转型带来的这种变化和要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革命性升级换代。


未来的电网,在功能上向着能源互联网演进。


能源互联网是有机融合能源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以能源互联互通为方向,智能灵活、多能互补、开放融合的现代智慧能源系统,能够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满足各种能源设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未来的电网,从技术上向着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


新一代电力系统,是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集成先进输电、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储互动、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推动电网创新发展实践


作为电网企业,近年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主动适应能源变革趋势,围绕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构建能源互联网,大力推动电网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提高电网配置资源能力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先进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将中国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发电经济高效地输送到1000-2000公里外的东中部负荷中心。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18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3万公里。


公司经营区域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1亿千瓦,国家电网成为世界上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


根据国家规划,目前公司正在推进“五交五直”10项特高压工程,中国特高压发展将迎来又一个高峰期。


 



作者:舒印彪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