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那些未实现的“黑科技”
和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样,DARPA的项目并不是每个都能取得巨大成功。DARPA收到的所有项目计划书中,有的确实是才华卓越的创新突破,也有相当多盲目自大、不切实际的想法。与其说DARPA历史上的成功项目多得可怕,不如说DARPA对项目失败的承受度高得惊人。
虽然鼓励冒险、鼓励新想法和容忍失败,但并不意味着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能拿到DARPA的资助。DARPA在项目资助资金的审核上,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批流程。其战术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帕梅拉·梅尔罗伊认为,“在特别危险的项目里需要考虑投资规模,思考‘疯狂线’究竟画在哪里”。
虽然审查严格,但没有任何提案因为想法过于大胆而被忽略。如今再来看DARPA的一些疯狂想法,脑洞之大丝毫不亚于好莱坞的科幻导演。甚至很多漫威和好莱坞科幻电影里的黑科技,都能与那个时代的现实研究对应得上。现在已经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是斯坦·李们给了DARPA研究的灵感,还是DARPA给了斯坦·李们创作的灵感。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一场“人体特异功能和超自然现象”的研究热潮。钱学森等人为首的顶尖科学家热衷于此,以解放军507研究所为主,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从全国各地收拢了一班号称有“特异功能”的人进行研究,期望能从这些奇人身上,找到能“用意念控制卫星”、甚至隔着大洋对敌方进行“致命攻击”的绝招。
这场现在看起来颇显荒诞的“超能力”研究,并不是中国人的原创。美国和苏联人从更早时候就开始了这项研究。作为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场不为人知的秘密竞赛,一度受到国家最高层的密切关注。
这项秘密研究的始作俑者是苏联人。二十世纪60年代,在莫斯科工学博物馆聚集了一批具有“超能力”的“特异功能者”。[6]其中一位叫沃尔夫·梅兴的“特异人”最有名,梅兴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不仅是宣传海报贴满全国的“网红”,还是斯大林的座上宾。
这些“特异功能者”经常被克格勃请去“执行任务”。比如,从电视画面中“判读”美国总统和其他要人的健康;以旅游者身份潜入美国,通过“超能力”和自己远在国内的“同事”联络,把搞到的情报发出去;克格勃还曾经试图让“特异功能者”“看”水下的美国潜艇,以及发现燃料加注基地等。
EA公司于2001年发行的《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以苏联的“特异功能者”作为故事蓝本
20世纪70年代,DARPA委托兰德公司评估“美国与苏联在超自然现象方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活动的实质性差异”。换句话说,DARPA开始插手“精神力研究”。[7]为此,DARPA煞有其事的花费了数百万美金,试图招募一批具备心灵感应能力的人来进行远程间谍活动。甚至秘密筹建一所类似《X战警》中的泽维尔天才学校。DARPA期望,这批特异功能者可以通过折弯汤勺,来折磨克里姆林宫里的苏联领导人。
DARPA还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研究过一种“机械战象”,不知道研究者是否受到中国《三国演义》中“木牛流马”的启发。这种为了帮助越战中的美军穿越热带丛林,运输战争物资的机器人,可以穿越山区、沼泽、小溪甚至河流,沿着狭窄蜿蜒的丛林小径以及陡峭的山坡运送人员货物。
后来这项发明被时任DARPA主任的埃贝哈特·莱克廷叫停,理由是“脑洞过大,会严重影响DARPA在国会的信誉”。1980年上映的《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中,有一款可以运输40名冲锋队员的AT-AT全地形装甲步行机,正是这款“机械战象”的科幻版本。
星球大战中的AT-AT步行机星球大战中的AT-AT步行机
这款全地形步行机器人,涉及到极为复杂的机械设计和控制技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DAPAR并没有停止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1992年,马克·莱伯特在麻省理工学院的Leg Lab实验室里创办了波士顿动力公司。这家致力于仿生机器人研究的科技公司,日后将在世界机器人科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著名的项目“猎豹机器人”,正是在DARPA的资助下得以开展。
DARPA资助的猎豹机器人项目DARPA资助的猎豹机器人项目
《钢铁侠》电影中,托尼·斯塔克在自己的胸前安装了一个“方舟反应堆”,这是一个迷你可控的核聚变反应堆,可以为自己的钢铁盔甲提供源源不断的充沛动力。而这个小到可以拿在手上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也曾经在2009年,正式进入DARPA的研究目录,并获得300万美元的研究预算。
钢铁侠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钢铁侠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以上仅仅是DARPA各种惊世骇俗研究中的冰山一角。据非官方统计,DAPAR成立六十年的历程中,失败的项目占比高达98%。虽然很多项目因为现实条件不具备而胎死腹中,但是DARPA对美国科学进步的最大贡献在于——即使这些项目暂时失败,所积累的经验和沉淀的有价值的技术,也成为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DARPA国防科学办公室现任主任斯蒂芬妮•汤普金斯曾说:“如果失败是因为你愚笨懒惰,那不可原谅,好在这种情况在这里不太常发生”。DARPA鼓励“正确的失败”,并尽可能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和经验。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实际上,DARPA自己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由于项目经理流动太快,很多项目都来不及写出详细的总结报告。这也成为近年来美国国会和军方对DARPA模式提出质疑的一大原因。
但这些精英项目经理,即使离开DARPA,也能成为新的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DARPA的研究从来不立足于眼前,而是着眼于未来。与其说DARPA在资助天才的科学家们进行一项项疯狂的研究,不如说支持着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些向未来世界的探索,会将我们带向更加自由,还是更加禁锢?我们犹未可知。
《变形金刚》电影里,擎天柱曾经说:
他们是原始的种族...难道我们不是吗?
他们还年轻,需要不断学习!
但是他们有优秀的品质,
自由是所有生命体拥有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