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ERC电池带来的设备端机会
PERC技术路线主要有PE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ALD(原子层沉积)两种路线。目前90%左右的客户选择的是PECVD路线。
如果选用PECVD模式,每1GW电池产线全设备投资额,采用全进口设备大约近5亿元,而采用国产系统造价在2.7-3亿元(目前很大一部分环节已经完成了国产化替代),其中PERC部分新增系统造价0.7-0.9亿元左右。
根据当前的成本及后续可能降价情况估算,2019新增相关电池装备需求将超过百亿元,2020年可能超过120亿元,届时PERC渗透率可能达到85%以上。
根据这个技术路线分析,投资机会有两方面:一是常规PECVD、扩散、蚀刻等环节的设备:捷佳伟创也占据了很高的份额;二是丝网印刷环节:迈为股份市占率已经达到90%,2018年上半年,国内电池设备订单100条,迈为拿下了其中的90条。
近几年市场份额快速提高,这个机会可以通过财务指标观察:1)新增订单;2)在手订单;3)预收账款增长;4)存货增长。
电池设备公司的商业模式一般为3331,签订订单后先收取30%的预收账款,交货时收取30%,验收通过后收取30%,最后留10%做质保金,因此,设备公司的存货、发出商品略微滞后于订单。
3.双面化玻璃光伏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
(1)基于PERC电池技术中还有另外一种技术叫双面PERC。单面组件封装用EVA材料,双面组件封装用POE材料。根据福斯特的调研,POE出货占比已经达到了15%,而2018年初几乎为零。
双面电池的成本甚至要低于单面电池(按照每片为单位),但是功率更高,因此该趋势不可阻挡。
(2)这条技术路线的投资机会:1)光伏玻璃生产产商:信义光能与福莱特玻璃(都是港股);2)组件成本优势产商:通威股份与隆基股份。
4.硅料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
材料的价格历史回归:1)2005-2008年,欧洲光伏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价格从25美元/kg一路飙升至475美元/kg;2)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价格从顶峰狂跌至40美元/kg;3)2010年价格,光伏需求好转,涨价翻倍至90美元/kg;4)2013年后,价格理性回归至11美元/kg-23美元/kg,2018年中报在15美元/kg,5.31后降至11美元/kg左右。
材料需求情况: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从2014年的37.04GW增长至2018年的103GW,复合增长率为29%。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分别为117.20GW、139.90GW。
在不考虑停产产能的情况下,2018年全球多晶硅产能预计为73.5万吨,其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8.8%。行业业产能过剩情况较为明显,因此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不过我国多晶硅料供给小于需求,依靠成本低的优势,近几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产能为29.5万吨,同比增长35.3%,总体产能利用率约为82%,多晶硅净进口量为15.3万吨,总体需求量为39.5万吨。
硅料国产替代的投资机会集中在成本最低者。通威股份成本最低,毛利率最高,最具竞争优势。同时,单晶硅片对硅料品质要求更高。以前一般以瓦克、OCI等海外企业为主,但是近年来新特、通威、大全等已成功进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的供应商系统。
通威股份公司目前多晶硅产能4.5万吨,未来新增产能7.5万吨分布在乐山以及包头,总产能将达到12万吨,位于国内第一梯队通威股份是转型而来,因此之前名气较小,关注者较少。
2016年通过增发收购集团持有的永祥多晶硅,永祥多晶硅进行了四氯化硅冷氢化等综合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单位综合能耗大幅降低,公司包头基地多晶硅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下,完全成本可降至5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