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A股扩张
尽管高速发展数年的光伏行业,2018年因531新政发展减速,但扩张、扩张,仍将是2019年大型光伏企业的旋律。
据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晶澳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连续排名全球前五位,2017年达到全球第三;2015-2017年晶澳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则连续位居全球前二位,2017年为全球第二。
晶澳太阳能产品足迹则遍布欧美、日本、印度、东南亚、拉美、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优质的电力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等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全球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作用。
此外,在财务方面,晶澳太阳能盈利状况良好,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三季度,晶澳太阳能未经审计的合并营业收入分别为140.19亿元、169.40亿元、205.50亿元和147.68亿元。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红炜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产业是需要金融支持的一个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必不可分,此前光伏企业在美国上市进行比较好融资,但近两年整个国外资本市场融资乏力,所以中概股光伏企业选择私有化回到国内。”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1月17日的光伏行业展望方面表示,“企业继续借住资本市场融资,如IPO或借壳上市等,一旦成功,募集资金将推动产能的持续扩张和行业整合。”
“在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光伏产业平价上网即将实现的大背景下,晶澳太阳能拟通过本次交易取得 A 股资本市场运作平台,未来可积极运用A股资本市场平台实现融资、并购整合功能,提高资本实力、品牌知名度,进而快速扩张企业规模,确定行业优势企业地位,为晶澳太阳能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晶澳太阳能也在重组预案中提及。
对于借壳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借壳上市后将在光伏产业链哪方面重点发展,记者采访晶澳太阳能方面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公司处于借壳静默期,暂不方便发展相关言论,如有可披露新动态,将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