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SA2018年储能产业盘点

2019-02-15 17:14:22 太阳能发电网
写在开头: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自2010年起开展全球储能项目数据统计、全球储能市场追踪以及中国储能产业推动以来,至今有已经九年的时间。这期间CNESA见证了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市场的崛起,在羡慕别国拥有成熟电力市场的情况下还能收获储能项目安装补贴、税收减免政
火储调频市场竞争加剧,多项障碍亟需破除


作为最早出现商业模式的市场,全球范围内调频辅助服务领域的储能应用进展不大,已开发市场的"天花板"效应已经显现。南澳Tesla100MW储能项目的实践经验说明,最早进入市场的玩家才有钱赚,后进入者只能寻找新市场进行"区域复制"。


相比国外,国内储能应用于调频辅助服务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机遇"来看,在电改的大背景下,东北、福建、甘肃、新疆、山西、宁厦、京津唐、广东、安徽、河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相继出台了辅助服务市场相关文件,鼓励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等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为业内熟知的山西"按调频里程和调频性能补偿机制"对储能的推动作用显著外,广东省也在新设计的调频市场规则中,合理地借鉴了华北调频补偿机制以及美国PJM的市场规则,即放弃原有依电量结算的方式,采用按照调节里程加调节性能计算补偿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储能进入广东调频市场。从2017年年底模拟运行阶段的调频市场规则颁布后,广东省内发电企业已经签订了6个火储联合调频项目合同。


从"挑战"来看,一方面、政策的推动带动了国内众多企业进入储能调频市场,除睿能、科陆等企业外,欣旺达、北控、智中、海博思创、万克、华泰慧能、道威储能和智光电气等储能系统集成商和项目开发商也在积极部署调频储能市场。众多的竞争者在有"天花板"的市场中,无疑会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惨烈。2018年,储能运营商和业主单位的分成比例不断下降,从"8:2"跌至"5:5",在有限的盈利空间中,价格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尽管公布的"火储"项目不少,但真正投运的却屈指可数,消防安全标准的缺失,也是横在所有储能调频项目面前的一道"鸿沟"。


2018年,"电池热管理"方面的研究与测试、灭火材料与设备的研发,以及消防标准的制定等均是业界对提升电池安全管控的工作的体现。中关村储能联盟联合会员企业制定的两项团体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评价规范》、《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正在征求意见,标准发布后将有助于推动更多项目的落地。


最后,在向"辅助服务市场"过渡的过程中,竞价模式下初期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调频补偿价格不断下降,储能调频项目的投资风险日趋加大。而储能参与调峰、备用等服务的机制尚未理顺,尽管东北、新疆、福建、甘肃、安徽等地区对于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电储能调峰交易,提出了容量配置要求,江苏也明确提出储能可参与深度调峰,并计划设计补偿规则,但是独立储能电站并网的相关调度策略和技术规定、电力系统接入标准、储能系统的充放电价格、独立计量和费用结算等方式都尚无明确规定,短期内成为了储能实现多重价值叠加的障碍。


针对上述障碍,储能联盟结合会员单位的反馈需求,呼吁相关部门(1)尽快明晰电力现货市场中辅助服务交易机制的设定原则及相应机制的实施过渡路线图;(2)建立能够切实体现"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逐步向用户侧传导的可持续的市场化长效机制,降低规则调整带来的政策风险;(3)允许储能参与多类服务交易,充分发挥储能多重"功用"的特点,实现价值叠加,避免单一应用市场日趋饱和以及价格降低带来的市场风险。


有了奖惩分明,新能源加储能还需要哪些助力?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是电力系统应用储能的重要原因,但在国内二者的关联却始终不够密切。国内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案例不多,去除个别风储示范项目,其他基本是上网电价较高的"老大"型光伏场站为了解决弃光问题而建的项目。2018年,随着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的推进,建立在"解决弃电"基础上的盈利模式将失去优势,未来还需探索新能源场站加储能的更多价值。


参考国外,在新能源比例日趋增高的情况下,电网对于不同性能的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考核与奖惩也会日趋差异化。发电更稳定或者"信用度"更高的新能源机组会获得更高的上网价格,或者减少更多的"罚款"。


令产业期待的是,国内西北新版"两个细则"遵循了这个思路。尽管在现阶段,相对其他替代性方案储能成本较高、且缺乏其他获益渠道段,单靠避免罚款,无法给予新能源发电商安装储能的足够动力。但未来,相信随着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政策制定者将会在考虑新能源加储能的联合体电站优越性的同时,鼓励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发挥联合电站带来的多重价值,并明确储能服务电价,给予其合理补偿。


 



作者:刘为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