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争霸年终盘点:行业集中度空前,破局力量何在?

2019-02-21 13:59:04 太阳能发电网
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红火,动力电池行业也在2018年处于上行周期,全年总装机量同比增长了55.58%,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反差巨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66.8%的装机份额;而出货量排名20开外,73家电池企业分摊区区7.89%的份额。“双超”制霸局势亦非一日,未来谁会打破这一格局?外资动力电池企

5、方形电池制霸技术路线,软包逆袭有待时日


从动力电池的封装形式看,方形电池还是主流产品,2018年累计装机41.79GWh,市场份额74.06%,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装机量相当,分别为7.59GWh和7.05GWh。


年度走势看,方形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07.67%,软包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65.52%,圆柱电池则同比下降了21.17%。


 

软包电池主要由纯电动乘用车采用,4.65GWh的装机量占年度软包电池装机总量的61%,其次是纯电动客车,软包电池装机量1.15GWh,占比15%,纯电动专用车软包电池装机量1.01GWh,占比13%。

 


国内软包动力电池的参与者12家,占比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厂家总数约60%。GGII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孚能科技是最大的软包电池供应商,年度装机量1.94GWh,北汽是其最大用户。其次是北京国能,年度装机782.77MWh,面向奇瑞、广通、一汽、东风等新能源车企服务。卡耐和万向的装机量分别为646.5 MWh和601.32MWh,排在第3位和第4位。


两大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全年软包电池装机351.97MWh,仅占其总装机量的1.5%,其余都是方形电池;比亚迪没有软包电池装机,全部都是方形电池。


 

软包电池因为设计灵活性强,且兼具轻量化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认为将越来越成为更多车企首选的电池类型。但制造工艺的要求也更高,生产、封装中额外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也会变相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在补贴退坡后应用压力将增大。


但是,随着合资品牌车企在中国投入电动车型,那些支持软包技术路线的企业,更倾向于沿用软包电池,包括日产、戴姆勒、雷诺、通用、现代、福特和沃尔沃等,这有可能助推软包电池继续扩张。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高集中度的状况会继续保持吗?我们觉得大概率不会。从参与的玩家、需求方结构变化、新技术路线应用等方面,我们会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动力电池本身,也还有可能会有大的方向变动,保持开放心态,相信技术会给我们的零排放梦想提供好的解决方案。



作者: 邱锴俊 来源:电动汽车观察家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