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力据7成市场,31家企业市场份额不足0.5%
1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最大的电芯企业没有悬念还是宁德时代,装机2.14GWh,市场份额42.9%;比亚迪排名第二,1.37GWh的装机量市场占比为27.6%。两家头部企业合计吃下7成市场。
我们把月度装机量超过100MWh不到1000MWh的归在第二梯队,七月份有4家电芯企业装机量超过100MWh,依次是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和比克电池,他们的市场份额在2-4%之间。
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方面,1月有两家企业实现有效装机,分别是SANYO装机9.97MWh、LG化学装机5.27MWh,全部都是三元材料电池。LG为一汽大众的奥迪A6 e-tron配套,三洋为长安福特的两款插混乘用车和东风汽车的一款纯电动专用车配套,后者是其1月供货的主体,有9.18MWh。三洋也是丰田在华插混车型的供应商,不过1月没有装机。
2018年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上实现有效供货的动力电池电芯企业有AESC、LG化学、SANYO和SKI,其中LG化学装机47.78MWh,配套车企有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的插混乘用车;SANYO装机19.37MWh,为长安福特的插混乘用车配套;AESC装机9.95MWh,系在5月单月为江苏常隆客车的纯电动客车提供的锰酸锂电池;SKI则仅在12月份装机13.8KWh,配套北京奔驰的插混乘用车。
截至目前,一个现象是,已经进入供应链的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仅供应插混乘用车,都是三元材料电池。迄今还没有一款国产纯电动汽车采用外资企业的动力电池。
企业市场格局方面,头部企业强势垄断,尾部企业小而分散的局面依然持续。1月共有50家电芯企业有效装机,两家头部企业合计吃掉7成的市场而,44家企业分食17%的市场。
分析一下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布,你可以发现市场份额不到2%的企业居然有44家,而其中19家的在0.5%以下,12家的在0.1%以下,这两类体量的动力电池企业在数量上占国内市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