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尾声
德国时间2018年7月9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约折合18.7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德工总理默克尔对媒体表示,“感谢中国企业带来德国缺乏的技术。”
“这是若干年来,中国企业第一次以技术输出的身份进行海外投资。”德国媒体如是说。
但在国内,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取得的成效。
面对前事不远的骗补和持续发生的烧车事件。
总是有人说,十年补贴,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但事实却是,经过十年补贴推动,虽然历经坎坷,中国新的能源技术已经可以排进全球前三,整个锂电池上游产业链大规模实现国产化替代,一个完整的电化学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这对传统汽燃油车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地,我们付出了代价,也收获了成果。
现在,面向2020年,补贴全面退坡,全球新能源汽车无差别作战即将开始。
而在这场作战中,在十年补贴的培育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在一代代企业家可歌可泣的奋战中,
在车端,我们有比亚迪、吉利、蔚来、威马以及宇通和福田
在电池端,我们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在锂电生产设备端,我们有先导智能和赢和科技
在正极材料端,我们有当升科技和杉杉股份
在隔膜领域,我们有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
在电解液领域,我们有新宙邦和天赐材料
在负极领域,我们有杉杉和璞泰来
在汽车生产设备领域,我们有美的和酷卡
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有华为阿里、科大讯飞,还有地平线、禾多科技等等。
他们每一家都有自己传奇般的成长故事,一个个中国制造崛起向上的节点汇聚成不断向前的攻坚力量。
十年磨砺,撒出去的是补贴,但收回来的是整个国产化替代的产业链。
山雨欲来,在失误与修正失误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形成坚强的中国力量。
而这一切,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被一个伟大的技术专家预见到,规划到,并被官产学研各界不断践行与推进着。
这些人与力量,构成了中国制造崛起向上的动力,也构成了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基。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是怎样“火”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