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大家已经见识得很清楚。我个人认为,特朗普形成这样的风格,和他是个房地产商有关系。
房地产行业全球化色彩很淡、所以特朗普对全球化没什么概念,包括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概念,他也不太懂。而房地产行业和钢铁、铝这些建材行业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特朗普肯定有一些建材行业的朋友,包括他曾想让美国钢铁公司的老总当SDR,而莱特希泽、罗斯也都来自钢铁行业。特朗普和他们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他比较同情他们——看他们在泥潭里挣扎,然而越挣扎越落后,因为那是无法挽救的行业。
我自己认为,特朗普如今形成的贸易保护色彩和其个人经历有关系。当然,也有个人风格影响,偏执也好,自恋也罢,都有关系。
另外,美国国内政治也发生了变化。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化、市场化导致的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不均衡。当然,也有国内政治理念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等基础层面,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是做得更差一些,这是特朗普之所以能上台、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5.美国对接触政策的效果比较失望
去年我们去美国,感受很深刻。美国学界和政府的共识非常强烈,他们认为所谓的接触政策并没有推动中国向他们希望的方向改变,甚至有一些对中国还比较友好的人都痛心疾首,感慨中国怎么变成这样了——其实我们也没觉得怎么样。
总体来看,中国发展太快了,中国改革开放太慢了,同时对美国构成实力和模式上的挑战。这两个东西一起发生,为此他们有一些人焦虑,有一些人失望,有一些人恐惧,各种情绪。
至于到底该怎么办?分歧还比较大。我自己总结,大概有三派:
第一派是主张和中国脱钩,即中美脱钩。我们过去是一对,现在分手。这想法偏理想主义一些。
第二派是主流派,希望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接受美国的要求,融入美国的体系。这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内的主流,同时他们都不接受中国现在的模式。
第三派主张开打,而且有点急,认为要打就现在赶紧打,再不打就来不及了。像纳瓦罗、蓬佩奥这些人,在美国,尤其是美国政府内部,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形势确实比较严峻。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资料图/IC photo)
6.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经济上来看,特朗普政府有他自己的目的,包括恢复美国的一些传统制造业、重建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而美国企业想要扩大在中国的市场竞争,这点其实特朗普是不太在乎的。
为什么特朗普老说美国让中国占了便宜,说当时美国不让中国加入WTO,中国就无法融入全球价值链?因为他现在想要重塑全球价值链,让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美资企业离开中国,回美国最好,去越南也行。特朗普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者,甚至也有一些美国专家说,他也是种族主义者。
四、中美贸易摩擦的前景和宏观影响
有没有什么因素能够遏制特朗普想打贸易战的想法?去年有两点,一是中期选举结果对他并不是很有力,民主党主导了众议院;二是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和股市的下滑。
但这两个负面因素目前来看已慢慢消失了:一是通俄门调查居然没结果,我们很惊讶,美国也很惊讶,调查这么半天居然没有证据;二是经济形势居然又好了。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等很多指标反映出来美国经济见底,今年一季度的形势很好,季度增长率3.2%,失业率再创新低。
从中国角度来看,我也提不出什么建议来。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有效、有力措施,不管是和特朗普谈判,还是加快国内改革开放、加快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开放,可以做的差不多都做了。
现在有一些人比较担心,美国会构建一个所谓的“对华保卫圈”,孤立中国。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只要中国不想跟别国隔绝,中国就不会被隔绝,美国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道德力量。
有很多对中国比较友好的美国专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有的甚至说,“你们也别跟特朗普谈了,不要理他,你们该干嘛干嘛。”要我们完全不理他,这也不太现实,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确实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有很大的回旋空间。。
我大概就说这些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