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但由于当时国家财力不足和技术水平不够而无法实施。直至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为西电东送的大规模实施提供了历史机遇。
2000年,原国家计委主持召开了西电东送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向国务院提出加快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建议,获国务院同意。同年,贵州、云南的第一批西电东送电力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讲述他所亲历的西电东送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
我国煤炭、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所以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的自然秉赋决定的。
西电东送有三条通道,北通道是从陕晋蒙能源金三角输往京津地区,现在则包括从新疆、河西走廊、宁夏向华北、华中、华东的送电;中通道是从三峡输往华东地区,现在又加上了将金沙江和川渝水电输往华东电网;南通道是从云南、贵州将主要为水电的电力输往珠江三角洲。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电力严重短缺
改革开放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改革开放前只有辽宁省的80%,如今东北三省的经济总量只有广东省的80%。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基础设施的明显不足,能源和交通运输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1991年至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广东省年均电力增长18.21%,1996年至1999年年均增长8.4%。同时广东省还承担向香港、澳门和湖南南部供应部分电力的任务。1999年向这三地输电就达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1%。因此拉闸限电成了家常便饭。
由于电力短缺的困扰,广东省的企业和地方上了一批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截至1999年,广东省发电装机总容量为3033万千瓦,其中含小燃油机组980万千瓦,5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达121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1%。省内结转到“十五”计划的大中型电源建设项目只有岭澳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机组。
2000年至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如果电力需求按年均增长7.2%来测算,年均需增长200万千瓦,五年需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左右,而广东省的预测还要更紧迫些,估计每年要新增290万千瓦,五年需新增1400万千瓦。
■北戴河中央办公会议广东省提出“十五”新增1000万千瓦电力,西电东送顺势而出
2000年8月初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办公会上,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带去的一个重大议题就是要求中央批准在“十五”期间广东省新建1000万千瓦机组。
1998年3月朱镕基同志就任国务院总理后就遇到了1998年夏季特大洪水,因此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春节(1999年初)到受水灾最严重的湖北省考察、慰问,第二年的春节(2000年初)选择我国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之一贵州省考察慰问。这两次春节考察慰问我都陪同前往。
俗话用“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贵州省的经济困难。2000年初朱镕基总理对贵州的慰问考察进一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帮助贵州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朱镕基总理心中考虑的一件大事。
因此在2000年8月初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建议在贵州、云南建设1000万千瓦发电机组,以水电为主,因为那里虽然是穷山恶水,但发展水电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然后将电送往广东省,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满足广东省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又为西南部的经济落后省份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会上,究竟是在广东省建设1000万千瓦发电机组好,还是从贵州、云南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瓦电力好,有了不小的争论。有人担心能否完成由外省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朱镕基总理站起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我总理辞职”。然后对与会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你这个国家计委主任也辞职”。
最后还是江泽民总书记出来打圆场说,“朱总理是清华大学学电机的,他懂电,我们就听他的吧”。
针对有些人还是担心云南、贵州能否增供1000万千瓦电力给广东省的疑虑,李鹏委员长因为非常熟悉情况,他提出可以将三峡原准备全部送华东地区的电力转送300万千瓦到广东省,建设一条从三峡到广东省的± 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这样就能补足向广东送电容量的不足。
当时正在就三常线(三峡至常州)的± 5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技术与ABB公司进行商务谈判,李鹏同志还建议,可以将三峡至广东的三广线与三常线捆在一起与ABB公司谈判,增加谈判的筹码。这个建议大家认为很好。
我当时陪同曾培炎同志来北戴河开会,住在国家计委的北戴河培训中心。当天下午散会以后曾培炎同志向我传达了会上的情况,要我连夜根据会议的精神起草拟就从贵州、云南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报告。当晚曾培炎主任和我都没有返回北京,在北戴河培训中心曾培炎主任亲自和我拟就了给国务院的西电东送报告。这就是后来国家计委的[2000]1101号文。
好在来北戴河之前我们已经有所准备和考虑,所以很快根据会议精神修改了有关报告,并且当晚就送至北戴河的印刷机构打印盖章。
当时因为有夏季在北戴河办公的机制,所以印刷和公章都带到北戴河,可以就近拟文、印刷、盖章。我在当晚就送给李长春书记一份,第二天就通过公文交换将文件送有关领导同志阅。
国务院很快就批准了国家计委的西电东送报告,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如何解决西电东送1000万千瓦的电源建设问题
广东省由于缺电,之前已经在红水河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投资,获得了一些份额电,总计169万千瓦。在云南曲靖投资火电站,有5万千瓦份额电,加上在天生桥地区汇集的云南、贵州等地季节性水电40至50万千瓦,合计可向广东输送的最大电力资源也就只有220万千瓦。要保证长远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必须建设云南小湾和广西龙滩两个关键性的大水电站。
小湾水电站装机42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装机容量也有420万千瓦,建成后可向广东送电230万千瓦,但是这两个大型水电站建设工期长达八年,即使马上开工也无法在“十五”期间向广东送电,因此必须加快开工建设贵州和云南省内一些电价低、工期短、见效快的电源项目,包括能补偿水电运行的一些火电项目,例如纳雍两台30万千瓦,安顺二期两台30万千瓦,加上新增云南省季节性水电100万千瓦,可在2003年增加外送电源220万千瓦左右,使云南、贵州东送广东电源能力达到440万千瓦左右,同时必须尽快安排广西龙滩和云南小湾两个骨干水电项目开工,以便到2008年以后逐步替代贵州火电容量向广东送电。广西自治区当时还是一个电力输入地区,是没有能力向广东送电的。
这样平衡下来,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还是有相当的缺口,因此三峡向广东送电300万千瓦至关重要,应当尽快建设从三峡到广东的三广± 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同时湖南省听到这个消息后积极性也很高,他们建议在湖广交界处的鲤鱼江建设两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可以点对网全部送广东。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同志出谋划策。原电力部副部长姚振炎同志曾提出将川渝电网与云贵连接起来,既可解决二滩电力消纳问题,也可增加对广东的送电。但是后来在论证的过程中,由于从四川连接云贵的输电线路建设也有诸多困难,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从川渝电网向云贵,再向广东送电的方案。二滩的电仍通过建设万县到三峡的线路(三万线),再经过三常线向华东电网供电,把川渝电网和华中电网连接成一个新的华中同步电网。
此外还设想过将福建电网和广东电网相连,将福建省内多余的电力送往广东。这个设想我是非常赞成的,广东、福建两个沿海省份经济发展迅速,居然电网是分割的。但是后来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福建电网归属国网公司,而广东电网归属南方电网,有了这两个不同的“婆婆”,广东与福建联网的设想就被搁置起来。
此外,对于广东、福建电网联网福建省是很积极的,但广东省由于仍想着在自己省内建设发电厂,对两省联网不太积极,直至今天也未能实施,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