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行业现状:电网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瓶颈

2019-11-01 08:40:22 太阳能发电网
从新能源消纳原理可知,负荷规模、外送负荷(电网互联互通能力)、负荷率(负荷峰谷差)以及电源调节性能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对于独立电网系统,调峰性能和负荷率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因素,理论上新能源消纳占比可达100%。新能源(光伏和风电)发展至今,电网分别扮演着接入者、消纳者的角色,目前转变为规划者。在此背景下,市场存在
问题一:为何新能源发展受电网限制?


2.1 用电负荷、外送负荷、负荷率、调峰性能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消纳简化模型。理论上来说,区域内的新能源消纳空间取决于负荷(含外送)曲线和常规机组最小出力曲线之间的差值。


用电负荷、外送负荷、负荷率、调峰性能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从新能源消纳原理和计算公式可知,负荷规模、外送负荷(电网互联互通能力)、负荷率(负荷峰谷差)以及电源调节性能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



2.2 原因分析:电源结构和发电计划制度是新能源发展受限的本质原因


原因一:新能源发电是不稳定电源,随机性、间歇性发电。出力曲线(日内和日间出力曲线差异)电力系统的发、供、用要求同时完成,而风光由于资源特性,出力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这种属性不仅体现在日内还体现在日间,这是新能源发展受电网限制的本质原因。



原因二:外送能力欠缺、灵活电源比例低等电源结构问题。对比中国山东、甘肃与葡萄牙可知,虽然山东和甘肃负荷率较高,但由于调峰性能差以及外送负荷低,山东和甘肃的新能源消纳空间占用电负荷量比例分别为22.4%和38.9%,远低于葡萄牙的89.2%。


而对比蒙东、吉林在供暖和非供暖季,由于供暖季热电联产机组最小出力变大,调峰性能变差,导致蒙东、吉林供暖季新能源消纳空间占用电负荷量的比例分别为39.1%和5.9%,低于非供暖季的81.5%和33.7%,这是冬季三北弃风弃光严重的根本原因。


原因三:年度发电计划相当于增加常规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压缩新能源消纳空间。中国电力系统在某种程度依然执行发电计划,省级计划机构(通常是省级经信委)负责制定年度发电计划,即决定各类发电机组运行小时数,计划汇总的年度和每月的发电量包含在发电机组的年度合同中。由于年度计划的执行,相当于提升了常规机组的最小出力,压缩了新能源消纳空间。


2.3 消纳改善原因:增加外送负荷、提高灵活电源比例、提高负荷率


多举措并行,新能源存量项目消纳逐步改善。2019年上半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弃光率分别为4.7%/2.4%,分别较去年同期降低4.0/1.2PCT,弃风弃光持续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国家相关能源管理机构密集出台了火电灵活改性等促消纳政策,增加了外送负荷、改善了调峰性能、提高了负荷率。

 



作者:苏晨 花秀宁 来源:中泰证券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