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老挝 :绿电潜力大,光伏合作机会多

2020-12-23 14:55:55 太阳能发电网
近期,老挝提出要重视解决电力生产和电网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北部电力主产区的电网建设,推动更多电力销往泰国和缅甸。可以看出,老挝能源的发展重心将进一步转向电力生产低碳化及电网建设。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也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
近期,老挝提出要重视解决电力生产和电网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北部电力主产区的电网建设,推动更多电力销往泰国和缅甸。可以看出,老挝能源的发展重心将进一步转向电力生产低碳化及电网建设。

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也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签署。

近年来,老挝与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密切,主要集中在水电、煤电、电网建设等方面。未来,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层面还有广阔合作空间。

经济增速瞩目 基础设施偏弱

老挝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老挝持续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2013~2019年,老挝经济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GDP与人均GDP均保持稳步增长。2013年,老挝GDP为396478.54亿基普,2019年增至605954.37亿基普,超过50%,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81%。尽管该国已晋升为“中低收入国家”,但贫困人口的比例仍达到12.9%。物价方面,2009~2018年,老挝物价水平相对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2013~2014年,老挝出现了CPI同比快速增长的情况,到2014年年初,CPI同比已接近5%,持续突破通
货膨胀的警戒线。随后,CPI指数同比逐步回落,到2016年再次出现阶段性持续升高。

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在老挝三大部门中贡献最大,占比相对稳定,从2013年的42.49%增至2019年的42.65%。农业部门占比下降明显,从2013年的17.93%降至2019年的15.29%。工业部门GDP占比提升明显,从2013年的30.43%增至2019年的30.91%,有望在未来几年超越服务业成为最大的产业。

区域经济方面,2011年年底,老挝政府颁布《2011年至2020年老挝开发经济特区和专业经济区战略规划》,规划建立14个经济特区和专业经济区。截至2016年,老挝已设立12个经济开发区。

根据老挝《投资促进法》规定,经济特区及专业经济区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99年,如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在获得老挝政府同意后,可适当延长经营期限。老挝国会于2016年进行了《投资促进法》修订版的审议工作,目前,该法案将特许年限由99年修改为50年,根据适当情况可以延长,原已确定的投资项目年限维持不变。

基础设施方面,老挝是内陆国,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已修建4座连接泰国的跨湄公河大桥(万象—廊开、沙湾拿吉省—穆达汉府、甘蒙他曲—那空伯侬府、波乔会晒—泰国清孔)。我国正在负责建设万象至万荣高速公路,预计于2020年12月通车。

目前,老挝铁路里程不足4千米,从首都万象的塔那车站通往老泰边境的友谊大桥,由泰国政府投资1.97亿泰铢修建,于2008年5月完工,2009年3月正式通车。2014年12月,中老启动铁路合作。2015年年底中老铁路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16年12月正式举行全面开工仪式。该项目是老挝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已建成90%,计划于2021年12月正式通车,未来将带动磨丁—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


能源消费回落明显 七成电力用于出口

从资源赋存看,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周边国家相比,老挝没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该国石油产品依赖进口。国内煤炭资源勘查程度低,而且勘查工作多由国外煤炭企业或者研究院完成。煤炭资源主要包括褐煤和少量无烟煤,储量估计在6亿~7亿吨。

从能源消费看,2010~2018年,老挝最终能源消费总量(TFEC)以平均每年2.7倍的速度增长。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电气化不断提高,电力增长最快,每年以10.5%的速度增加。其次是石油产品,每年增速达到7.3%。在最终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最高的生物质消费量,则以平均每年0.76%的速度下降。煤炭消费量也在2014年达峰后出现明显回落。

住宅部门一直主导着该国的生物质消费。工业和商业部门也消耗了生物质资源,但消耗量低于住宅部门。生物质消费在住宅部门的份额虽然占主导地位,但从2010年的60.8%下降至2018年的46.1%。这表明,液化石油气(LPG)替代了
家庭生物质燃料消费,农村地区更多使用高效生物质炉灶。

2010~2018年,运输部门能源消费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9.9%。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道路运输部门车辆数量迅速增加。根据持牌车辆统计数据,2010~2016年,老挝车辆总数平均每年增长10%。

工业部门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14%,而商业部门所占份额约为12%。工业部门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而商业部门的消费每年增长1.8%。

从电力需求和电力消费看,2010~2018年,电力需求以平均每年10.5%的速度增长。工业和商业部门的用电量每年分别增长15.8%和5.9%。2013年以前,住宅部门主导了全国的总用电量。但在2014年以后,工业部门的用电量占比逐渐增加,2018年达到42%。

2018年,老挝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质和燃煤。2018年总发电量为34664.5吉瓦时,2010~2018年以每年19.9%的平均速度增长。水力发电是老挝的主要电力来源,其发电量以每年13%的平均速度增加。自2015年以来,老挝运营了新的Hongsa燃煤发电厂,2018年发电量为13655.8吉瓦时,相当于总发电量的37%。

老挝的电力曾长期依靠进口,2015年以后,水力发电和燃煤电厂发电量显著增加,电力进口减少。然而,一些电力进口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旱季。此外,由于输电线路数量有限,一些边境地区也出现了进口情况。近两年来,老挝生产的电力大部分用于出口(2018年为73%)。2018年的电力出口为26783.5吉瓦时,2010~2018年年均增长19%。

从电力供给看,由于地处湄公河流域,降水量大,老挝具有发展水电的潜力。据推算,该国可开发水力潜力估算为23000兆瓦。2010~2019年,老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实现了翻倍,从2551兆瓦增至5974兆瓦,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的占比达到98.6%上。太阳能发电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破“零”之后,到2019年太阳能装机容量仅为7兆瓦,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的占比不足0.2%。生物质装机容量略高于太阳能装机,到2019年年底达到40兆瓦。

从石油产品消费看,老挝石油产品全部来源进口,主要来自泰国,部分来自越南。2010~2018年,进口石油产品年均增长率为7.3%。柴油进口量最大,2018年占石油进口总额的79%左右,年增长率为8%。柴油的主要消费方向是运输业,其需求显著增加。另外,工业柴油消费逐年下降。因此,柴油进口每年只增长8%,汽油进口量占石油进口总额的17%左右,以每年4%的平均增长率增长。

目前,石油主要用于运输部门。2018年,运输部门的消费量占石油总体消费总量的92%。工业部门只有5%左右,其余3%在住宅、商业和农业部门。

从能源依赖度和能源强度看,2010~2018年,由于国内生煤炭产量增加,能源进口依赖度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的能源供应增长率降至3.9%。此后,该比率在2017年之前增至4.2%,2018年饱和。2014~2017年,由于Hongsa燃煤电厂开始运营,发电用煤量增加。

电网建设方面,老挝输电网络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运营,包括北部、中部1、中部2和南部的四个电网区域。2009~2011年,老挝进行电网扩展和发展,使现在的传输网已适度互联;在此之前,每个区域电网作为离散的115千伏系统运营。截至2017年,全国高压输电网长11301千米,主要为115千伏和230千伏线路,500千伏线路为462千米。

目前, 老挝有多条高压线路,用于电力出口。其中,3条500千伏线路和2条230千伏线路专供出口到泰国的电力,两条230千伏线路将电送到越南,7条115千伏线路方便了柬埔寨、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电力交换,19条中压(22千伏和35千伏)线路专用于从五个邻国进口电力。虽然大多数高压输电线路为EDL所有,但五个面向出口的IPP项目也有专用输电线路,可直接与泰国电力发展局(EGAT)的电网互联。




作者:成功 来源: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