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驯化新能源记(一)

2021-07-20 21:17:12 太阳能发电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使用清洁能源是绕不开的话题。但是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对于需要稳定的电力系统是个难题。五年前,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在青海开展,并给人类“驯化新能源”提供了一种探索。2017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青海以连续7天168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一举打破葡萄牙曾实现的107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纪录。其间,青海全省用
03

蓄热式电锅炉与新能源弃电量交易

蓄热式电锅炉也是一种储能资源。国网青海电力组织蓄热式电锅炉客户与新能源弃电量开展调峰交易,在午间光伏大发时段充电蓄热保温,晚上再放热取暖。




6月24日至7月15日,国网青海电力在玛多县城二片区组织了蓄热式电锅炉客户与新能源弃电量交易。玛多海拔4000多米,全年有11个月需要供热。但由于受地震影响,居民目前还住在帐篷中,所以此次交易中蓄热式电锅炉客户为当地政府办公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此次交易共为蓄热式电锅炉客户节省取暖成本1.45万元。

但是,此次交易的好处不止于此。放到电力系统中看,蓄热式电锅炉客户与新能源弃电量交易可以实现源网荷的三方共赢——

☑ 发电企业:可以解决新能源弃电问题,实现新能源发电企业光伏增发。

☑ 用电客户:蓄热式电锅炉客户享受到低价电,降低取暖成本。

☑ 电网:提升了电网的调峰能力。

同时,以蓄热式电锅炉的示范推广清洁取暖,更保护了青海的碧水蓝天。


04

“绿电指数”

国网青海电力创新提出“绿电指数”概念。“绿电指数”衡量的是一个地区电力清洁低碳程度,指数越大,代表电力越清洁。

国网青海电力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探索构建绿电指标体系,科学量化评价绿色电力发展水平。



☑ 绿电开发指数可以系统反映某一地区的清洁电力开发水平。

☑ 绿能共享指数可以系统反映某一地区的清洁电力配置能力。

☑ 绿色生活指数可以系统反映某一地区的清洁电力使用情况。

绿电开发、绿能共享、绿色生活3个二级指数及其延伸的15个基础指标,可以为政府部门、电源投资方、电网企业、电力客户的投资决策提供量化参考。


05

绿电感知平台

让社会大众感知绿电、参与到能源转型中,需要理念的更新。国网青海电力开发“绿电感知平台”,在“网上国网”客户端上线该功能。电力客户能够实时查询自己用电中清洁能源的比例,了解自己在清洁能源消纳、节能减排中作出的贡献。通过提升清洁能源的感知度,传递绿色用能理念。

国网青海电力依托青海省内400多座发电厂和电网160多万个节点的实时电能数据,充分融合电网数字化建设成效和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实现青海省清洁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的动态感知。某个时间段某个电厂生产了多少电、经过哪条输电线路、传输到哪位用电客户都能计算出来。

同时,此次“绿电7月在青海”围绕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在电力大数据和全省用能监测上下了一番功夫,建成了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绘制了青海省全景碳地图。

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

全景碳地图

国网青海电力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发挥电力数据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寻找用电量与碳排之间的规律和趋势,打造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


传统方式下,碳排放监测统计难度大,通常以年度为频次,很难满足连续性和及时性要求。而这一平台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融合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等多维度数据,采用长期均衡、季节调整时序算法,以实时用电数据为驱动,构建全省区域、产业、重点行业碳排放日测算、月分析模型,实现了全省煤、油、气、电能源消耗碳排放和行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多维度分析。

国网青海电力首创基于高频电力数据的碳排放、碳减排测算模型,形成“助力政府看碳、服务居民识碳、量化能源降碳”的“双碳”监控体系,建成全景碳地图。你排放了多少碳,“电力眼”可都看到了哦!

绿电实践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互联网的一种探索。

在新能源逐渐成为主体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通过一次次技术变革、机制创新,不断“驯化”新能源,使其服务人类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头条君 来源:电网头条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