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出首富,首富多末路。过去二十年,光伏产业的躁动与癫狂恐怕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匹敌。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浮生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一众赌性十足的初代光伏大佬的结局令人唏嘘,或流亡海外,或闲云野鹤,或锒铛入狱。总之,他们都随着产业的潮起潮落被洗了出去。活下来的是凤毛麟角,注定要在能源大革命的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
2稳健又不保守
坚守信念不易,保持定力更难。
过去二十年,光伏产业随着政策的起伏而经历了多次洗牌,活下来的少,洗出去的多,与其说商场残酷,更多的要归咎于个人理性的丧失。
2005 年之后,欧美补贴政策的落地掀起了光伏行业的产能大跃进。2007 年,国内组价企业有 200 家左右,到第二年直接翻了一倍。
所有人都梦想着捞一笔,但人算不如天算。
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让急速升温的光伏产业瞬间降至冰点。在这段时间内,国内有超过 300 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只剩下 50 家左右。
然而,活着的企业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有的甚至还变本加厉的扩张。
2008 年,英利斥资 120 亿元投资六九硅业,此时公司已经出现资金缺口;尚德则继续扩大产能,从 2007 年的 400 兆瓦跃升至 2010 年的 1800 兆瓦,并进一步跳至 2012 年的 2400 兆瓦;最激进的当属彭小峰,先是投资 120 亿在新余建设马洪硅料厂,在财务拮据的情况下又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对赌扩产,终于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2012 年,欧美国家先后掀起对中国光伏的 " 双反 " 调查,这一年,中国光伏产品对外出口额直接腰斩。逆势而动的企业都受到惩罚,赛维、英利、尚德均资不抵债,先后走上清算的道路。
相较于同行不计后果的加杠杆,隆基的稳健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2007 年至今,公司资产负债率始终未能越过 60% 的红线,在行业鼓噪之时依然保持了定力。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公司自有资金储备为 215.73 亿元,扣除短期有息负债,净值超 170 亿。
隆基审慎,这同样是 2006 年钟宝申加入公司时定下的原则。
马克思曾说过:" 生产过剩乃是资本主义的一般内生性矛盾。"
而隆基很早领会到了这一真谛,当时管理层达成一个共识,只要是人可以造出来的东西,短缺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剩才是常态,所以行业未来一定是充分竞争的格局。
基于这一判断,隆基内部有一个成文的规定:技术不领先的产能不扩张。
除此之外,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有严格的限定,组件限定在 2 年以内,电池为 3 年。前者让隆基不会陷入过度内卷,后者防止因战线拉长而出现补给跟不上的情况。
" 技术领先——产能投放——回收资金 ",这种螺旋式的胜利模版让隆基实现了正向的自我循环,不仅能够平稳的穿透周期,而且总能伴随行业的潮起潮落收获更多的份额。
隆基稳健,但绝不保守。
不领先的技术不扩张,而一旦领先就快速果断出手。
2015 年,主流终端电站已经显著加大了对单晶组件的采购力度,单晶的市场份额在一年内翻了一倍。单晶替代多晶的大潮已势不可挡,而作为龙头,隆基的成本优势不断凸显,另一方面,海外订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于是从 2015 年开始,隆基的对外投资明显进入跳跃式提升阶段,短短几年的时间增长了几十倍。2017 年开始,行业已经出现短期过剩的苗头,但隆基不为所动,哪怕 2018 年 "531" 新政也没能挡住隆基扩张的步伐。后来的业绩表明,选择高速扩张是完全正确的。
截止 2020 年底,隆基的硅片产能高于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四家公司的产能总和;组件产品的出货量首次超越晶科,登顶世界,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提升到 19%。
3比别人看得远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隆基有今天的格局,离不开决策层的长远布局。
站在当时来看,多晶硅在短期内更容易赚到钱,业内都沉醉其中,但李振国和钟宝申却拿起望远镜看世界,果断选择更有前途的单晶路线。
从早期押注单晶硅,到后来亏损导入金刚线切割技术,再到推动 PERC 电池片技术。隆基当时的选择似乎都和主流思路不怎么合拍,也或多或少的遭受过质疑,但这些抉择后来都被时间所证明。
凡事比别人多想一步,你就超过了大多数人。
光伏在 " 双碳 " 计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在产业界一门心思降成本,推动光伏产业普及的时候,李振国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如何构建绿色全产业链。
早在 2018 年,隆基就提出了 "solar for solar" 的理念。通俗的理解,就是在光伏制造环节使用清洁能源,比如水电、光伏和风电等。
李振国做的比说的早,2015 年开始,隆基就开始在云南布局建厂,截至目前,公司在云南 4 个城市(州)已累计投资超过 200 亿元,去年隆基云南生产基地累计消纳了 26 亿度水电。
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来扩大生产,实乃一举三得:既享受到了低电价,又解决了当地的弃电问题,还做到了清洁环保。
作者:文雨 来源:市值观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