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错位复苏,商品供需错配,导致多个领域资产价格上涨,这其中就包括光伏行业的硅料价格。当然,硅料价格的暴涨受诸多因素共振影响,如产业链发展、供应短缺、扩产难等。一系列的因素刺激,也让硅料价格似乎在重现十多年前的那一波行情。Wind数据显示,10月18日,国产多晶硅料(一级料)现货价达41.21美元/KG,较年初飙升217%,
硅料产能仍待释放
与今年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造成汽车产能受冲击一样,我国的光伏装机量增长亦受到硅料产能释放较缓的制约。
2020年下半年起,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出现装机潮,全年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增长60.1%至48.2GW。而今年1-8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为22.05GW,同比增长45%,但跟业内全年新增55-60GW的预期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碳中和建设的火热背景下,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出现下滑,正是受硅料供应失衡以及硅料价格高昂的影响。
根据PVinfolinK数据,我国2020年单晶硅料产能不足180GW,均低于同期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和组件产能。而2020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为42万吨,反而同比下降9.87%。
上游硅料产能供应不足,造成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受到制约。据CPIA 数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23.8万吨,同比仅增长16.1%,而硅片、电池片、组件扩产增速快,分别同比增长40%、56.6%、50.5%,远远高于硅料的扩产进程。硅料产能的供应缺口,或会进一步刺激硅料价格的涨势。
年末往往是光伏行业的装机潮,对上游硅料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这对硅料的产能又有更大的要求。以去年四季度为例,当季我国新增29.5GW的光伏装机量,占了当年新增装机量逾60%。当前正值四季度,各大光伏发电企业也正在加码装机规模。
但今年下半年国内硅料产能提升难度更大,今年9月下旬以来的拉闸限电冲击下,国内工业硅受限电影响供应大幅减少。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10月份新疆、江苏等地的部分硅料企业均受当地限电因素影响,若企业因此被迫减产,则10月份硅料供应总量将减少2000-3000吨。
在本身硅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上游部分硅料企业捂盘惜售,进一步加剧了供需格局,拉长了硅料供给周期。上下游之间的产能差距,造成了供需错配,短期内也将继续拖累光伏装机量的增长,这也是上游硅料价格目前依然坚挺的原因。
一方面,硅料供应紧缺制约中下游产能扩张;另一方面,虽然电池和光伏组件企业也纷纷宣布涨价转移上游硅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但高价订单实际上并不顺利,中下游的电池和组件产品价格涨幅跟原材料价格涨幅存在较大差距。
为何硅料产能跟不上步伐?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落地,标志着我国光伏行业春风来袭。
当年,我国首条300吨/年多晶硅产业化示范线建成,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国内多晶硅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出现雏形。此后几年,“拥硅为王”成为光伏行业出现的一幕盛景。
作者:遥远 来源:财华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