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内卷下的光伏江湖:一场风暴已经开始积聚?

2021-11-03 08:33:45 太阳能发电网
在2021年这个光伏大年中,内卷成为核心关键词。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源头,硅料价格由年初每吨不足8万涨至27.07万,涨幅超过235%。上游硅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让下游光伏组件厂商压力倍增。9月30日,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五大光伏组件公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
02 又一次生死迭代

光伏行业始终无法回避“迭代”二字。
2015年之前,多晶硅片是市场主流,但这种技术门槛不高,随着单晶硅片成本不断降低,最终单晶硅片以性价比优势取代了多晶硅片。从多晶硅片到单晶硅片,这被看做是光伏硅片产业的第一次全面产品迭代。

除单晶硅片取代多晶硅片外,光伏硅片还存在尺寸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随着光伏行业补贴的持续下降,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平价时代,迫使企业更加注重效率。尺寸越大,硅片应用效率越高,“大尺寸”也成为光伏硅片行业迭代的方向。

尤其在这两年,“大尺寸”已经让光伏硅片有了“跨时代”的改变,光伏行业正在上演又一次生死迭代。

2019年在行业依然处于G1(边距158.75mm)规格的时候,隆基股份携手上下游企业推出M6(边距166mm)规格的硅片,由此开启“大尺寸”争夺战。但M6规格推出仅仅半年,中环股份就推出更大尺寸的M12(边距210mm)规格来应对。


从产品性能上看,M12硅片全方面强于传统硅片,与当时主流的G1硅片相比,效率提升近75%。根据中环的测算,M12电池片的成本可降低7.9分/瓦,组件成本可降低12.6分/瓦。除产业链配套暂未跟上外,暂无明显缺点。
在“次时代”产品面前,传统光伏豪强坐不住了。2020年6月,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潞安太阳能、润阳悦达、中宇光伏七家光伏企业成立“M10(边距182mm)”联盟,全力倡导M10规格硅片,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减少资源浪费。
M10规格虽然从纯性能角度赶不上M12规格,但却是现阶段对硅片、电池、组件产线兼容性能最好的。M10的配套更全,也更容易购买,现阶段性价比更优。
与“M10”联盟相对的则是“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这是以M12为核心的光伏联盟,由中环股份、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福莱特、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39家产业链公司在2020年7月联合成立。
从两大联盟的成员来看,M10联盟聚集了当前主流的几大硅片厂,代表着传统硅片厂的利益;M12联盟则除中环股份外,普遍是新入局者或者产业链公司,代表着光伏新势力的意志。
之所以出现硅片路线之争,主要还是因为设备上的限制。硅片是由硅料在单晶炉中拉晶形成的,当前主流单晶炉热屏内径在270mm左右,而M12硅片外径达到295mm,也就是说布局M12硅片需要新的单晶炉投资,此外切片机也需要更换。
据光伏见闻统计,截止2020年10月,全国现存的26539台单晶炉中,35.4%的单晶炉只能生产M6以下的硅片;42.9%的单晶炉生产M10的硅片;只有剩余21.7%的单晶炉能够生产M12硅片。


作者:芯锂话 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