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这个光伏大年中,内卷成为核心关键词。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源头,硅料价格由年初每吨不足8万涨至27.07万,涨幅超过235%。上游硅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让下游光伏组件厂商压力倍增。9月30日,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五大光伏组件公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
一直以来,光伏硅片都是一个资产较重的行业,多年的迭代让这个行业很难再有新入局者,而M12硅片的横空出世给了新入局者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实际上,M12硅片的出现相当于产品层面的一次完全碾压,在传统光伏企业尚存大量低端产能的情况下,积极布局M12硅片有望提前抢占市场,这也是为何硅片行业突然出现如此多新入局者的原因。
放眼未来,市场的主流硅片将由M10和M12两种规格中产生,两大阵营比的除了发电效率外,还要考量各项成本,毕竟发电这件事上,归根结底还是成本为王。
正是由于硅片行业发生的又一次生死迭代,激发了各家企业对于硅料的抢购热潮。在硅料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传统行情与入局新贵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由此造成上游硅料出现历史性的缺货浪潮。
03 硅片行业将迎一场“大逃杀”?
但这种由中游硅片企业扩产带动的硅料涨价潮,并非由真实的下游需求激发。就目前而言,中游硅片的产能实际已经超过了真实需求。
这场由中游产业迭代所引发的“拥硅为王”何时是头?那就是上游的供需关系重新平衡之际。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看到M12带来的迭代机会,不少企业集中入局硅片产业,然而与希望相对的则是失望。
据中信建投预测,全球2021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5GW,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有望提升至220GW,虽然增速喜人,但与扩增超过至350GW的产能相比,显然市场是不够大的。
2021年硅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约为七成,而到了明年这一数据可能将会降至不足六成。产能利用率下降,也就意味着市场中供给的硅片数量将更多,行业也将更加内卷。
2到3年后,今年扩产的硅片企业逐渐达到产能高峰,届时硅片行业的内卷将会达到高峰。需求就那么多,而供给却明显增加,这势必会导致硅片企业间的价格战竞争,甚至可能迎来一场“大逃杀”。那时候考验的就不仅仅是产能,同时也是与产业链各环节配合的能力。
或许有一天,由于硅片产能过剩,行业中游开启价格战,目前产业链中最弱势的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反而翻身农奴了呢?
当然,如果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速超预期,能够完全消化掉扩增的产能,那样情况还不会太过糟糕。但人都是不满足的,谁又能保证那时候没有更多的硅片企业进行扩产能呢?
鉴于此,我们认为硅料价格很可能已经到达阶段高位,进一步上涨动能并不充足;中游企业的集体扩产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从而诱发企业间价格的比拼;目前较为弱势的下游企业,并不会长期处于弱势。
光伏平价时代,效率将成为核心关键词,企业间比拼的将不再是产能,而是效率。
作者:芯锂话 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