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能否给光伏行业正名?

2012-03-15 17:58:02 太阳能发电网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英利)离中国第一个“碳减排先锋”的光环仅有一步之遥。去年年底,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后,英利成为中国首个“碳减排先锋”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碳减排先锋”行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业界领先企业间的一种前沿合作项目,合作目标是促进企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英利)离中国第一个“碳减排先锋”的光环仅有一步之遥。去年年底,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后,英利成为中国首个“碳减排先锋”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碳减排先锋”行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业界领先企业间的一种前沿合作项目,合作目标是促进企业自愿实施进一步的能源节约及CO减排行动。经世界自然基金会评估并认可的减排目标应比企业以前的目标更具挑战性,这也将使企业成为光伏行业的减排先锋。目前全球碳减排先锋仅有以下企业:Johnson&Johnson、IBM、Nike、Sony等十几家。英利方面说,公司计划于3月份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碳减排的详细事宜披露。然而,8%的减排目标是中国光伏行业从未有过的。光环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在光伏产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减排等节流措施,是否又是上帝关上门后打开的一扇窗?
  光伏产业作为生产清洁能源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曾饱受诟病:多晶硅提炼过程中存在污染,生产过程中耗能高,存在有害物体排放等等。这是光伏产业绿色光环上的一抹阴影。“生产清洁能源的企业,自身的生产过程也应该是清洁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企业关系高级经理蒋告诉记者。
  英利此举能否给光伏行业正名?
  “小苗总”的大难题
  2010年年底的一天,蒋接到一个来自河北保定的电话。打电话的这位女子是他的老朋友,英利的投资者关系总监苗青。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便是英利无人不知的“小苗总”—英利董事长苗连生的女儿,英利投资者关系总监。
  “英利计划做碳减排先锋。”素来干练的苗青言简意赅地表述了想法。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蒋却有一丝犹疑:中国目前尚无一家碳减排先锋;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世界领域的合作伙伴多为传统产业的企业,而英利是典型的新产业公司;作为全产业链企业,英利的减排难度会远远大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其他的碳减排先锋企业。英利能行吗?
  话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2010年1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可持续商业领导力能力建设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利、尚德、联想、国电、中钢集团、招商地产、百度等不同领域的20多家企业。
  在这个持续两天的能力建设项目中,很多与会企业是第一次系统“触碳”。世界自然基金会请到了世界各地在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发展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企业领导人,与这些企业交流,对商业可持续发展架构到全球各地的实践及未来参与企业如何践行进行梳理。
  而让苗青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环节,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美国做碳减排先锋项目的同事通过视频连线和英利等企业交流了绿色发展问题。《由绿到金》的作者丹尼尔·C·埃斯蒂的现场演讲更是打开了企业绿色发展的思路。
  两天的会议很快结束,蒋也开始忙于手头的其他事情。他没想到,仅半个月后苗青即做出英利要成为碳减排先锋的决心。“我们和英利已经是老朋友了。”蒋说。早在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时,蒋就接触到了英利。此后,他至少到过英利5次。
  方向明确了,速度便不再成为问题。2011年的3月,英利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了意向书。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英利是全球第一家签订减排意向书的企业。如果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顺利达成并公开谅解备忘录,英利将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第28家、中国第一家碳减排先锋。
  此时,他们选择的第三方机构德国莱茵TUV培训与咨询服务机构(下称TUV)也介入这个项目,为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方案。TUV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光伏行业80%的客户,然而对于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做大手笔的碳减排,这也是第一次。
  “我们派出了9名同事,这是以前少有的阵容。”回忆去英利考察的当天,TUV大中华区副总监李佳告诉本刊记者,“苗青非常关注项目进度,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
  然而,当天同样参会的尚德为什么没有成为碳减排先锋?蒋解释说,光伏企业都在向前跑,但企业的侧重点不一样,英利的这步棋跟其整体发展战略非常相关。英利从上到下,无论是技术、战略发展还是营销、投资等部门都非常支持碳减排。
  英利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向本刊记者表示:“我们要从战术和战略两方面考虑。战术方面就是我们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灯一系列新能源,减少企业的碳排放。但是从战略上讲,我们还要把低碳的理念和老百姓的生活相结合,使人们的消费观、生活态度发生转变,这样才能达到建设低碳城市的目的。”马学禄还有了另一个身份:英利首席气候官。
  由绿到金
  2011年5月27日,蒋对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这一天保定市政府、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就英利入选碳减排先锋正式签订了意向书。
  TUV也从这一天开始正式做评估、做方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要求英利的减排目标是10%~12%,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TUV项目经理童小告诉本刊。苗青也感觉到了事情的难度和压力,她提出是否可以降一些。童小毫不讳言地说,英利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企业,如果按照可口可乐等公司的减排标准来要求的话,的确有些不公平。最后,TUV、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三方经过协商,给出的结果是8%。尽管如此,这在光伏行业也是前所未有的。
  据以往经验,碳减排先锋企业一般通过低碳、能效两个手段来完成碳减排先锋的任务。TUV的工作任务便是通过碳减排报告、能效的评估,从低碳和能效的手段上,找出来企业节能的空间,找到企业的低碳之路,制定出减排的策略达到制定出来的规划。他们最初分了两个组,分别就减碳和能效管理开展工作。如,他们建议英利在厂区房顶上使用太阳能电池板。
  TUV的解决方案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从各个领域寻找企业节能的潜能。包括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现场调查、现场电压发电、节能空间,设备运行的概率状况、耗能状况,用能分析、经济上的单位成本用能等。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找出来企业用能的差距,哪个地方是高的、哪个地方是不合理的,在管理上、技术上找出节能的改善空间。
  TUV培训咨询项目经理田雨说:“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我们做一个技术支持方。不能简单的说英利节省的是碳还是能效,其实二者是一体的,只是说这是两个路径而已。实际上,碳也是跟能源息息相关的。”去年年底,TUV完成了他们的合作项目,提交给世界自然基金会。
  李佳总结称,有一些企业是在管理方面效率比较高,而有些企业管理手段比较弱,没有能源管理这一项,因此能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就无从知道,因此很多企业在这一块的浪费是相当大的。而在所有节能减排的空间中,技术是更重要的,能源管理是通过技术管理手段来实现的,通过技术发现一些改善的空间和措施。
  “光伏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样有能源的消耗,我们只是发现了空间,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田雨称,太阳能行业不是传统产业,通常人们认为要节能也要在传统产业里做,因为他们节能降耗的空间相对更大,新型的高科技企业节能降耗的空间小。其实不然,新兴产业里也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李佳认为,英利的解决方案中亮点很多,技术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从提纯一直到生产光伏组件的环节,从头到尾,TUV的解决方案贯穿其中。他们重点解决的是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此外,从管理角度,让企业有一个节能的意识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能源管理的意识,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即便浪费,企业也并不以为是浪费,这是最可怕的。即便在小小的随手关灯的习惯上,国外一些企业就做得很好,一年节能减排的数字不在少数。
  英利动力部门经理赵济良是这个项目的具体执行者,他说,英利不但生产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发电站,而且生产过程中也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大大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英利也知道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到,还有很多努力空间。赵济良着重于生产工艺的变革。他认为,争取碳减排先锋,标志着英利集团将在碳减排方面迈出一大步。
  “从此,我们将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独立审核方,社会公众的监督,监督英利在碳减排先锋这个领域的实际进展,见证英利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点滴成果。”赵济良称,“作为社会活动和生产力发展极度活跃的企业,尤其新能源行业当中的企业,更应当成为低碳减排的主力军,我想在工作生活当中,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我认为也不愧说一句话:不以谈减排作用小而不为,不以浪费能源不多而为之。”
  李佳预计,英利把整个解决方案落地贯穿到整个产业链的始终,大约需要小半年的时间。英利在机器配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改善,而一旦开始实施,便可节省成本的2%~3%。此外,英利作为上市公司,此举的绿色发展有利于其品牌形象的树立,从而得到更多股东认可和商业机会等。
  前景可期
  “英利真的要大干一场了。”TUV的一位技术人员这样告诉本刊记者。在合同能源管理破土并一夜之内遍地开花的今天,企业一般会把能源系统管理的重任交给专业企业来做。而英利正在独自做能源管理体系。
  本来,英利打算把这个项目交给TUV去做,但随着入选碳减排先锋的进展加速,加上巨大的减排压力,苗青再度拍板:英利自己来做能源管理体系,随后她便派出专业人士到TUV取经。
  “这对英利是个很大的压力和考验。”蒋说,碳减排先锋是个荣誉,但英利需要做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因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对企业的减碳要求,一定是超过企业自身的目标,超过国家对该行业的要求,超过业内最好水平的。也只有这样,碳减排先锋企业才能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的两项评估。
  于是他表示,由此可见,英利是实事求是地在做这件事,而非以此为噱头和宣传。碳减排先锋不是一个概念,而是责任,企业要以降低企业成本、降低能耗为出发点,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蒋说,成为碳减排先锋需要经过六步:前期沟通接触签订意向书,选技术合作伙伴(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利共同选择TUV),去公司现场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盘查,和技术合作伙伴制定计划和达成方案,审核方案并提交全球总部进行讨论,最后全球发布。而英利的脚步已经走到了第六步。
  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英利的行为很有示范意义。以英利的案例作为契机,可以向业界证明光伏行业制造过程可以低污染、低耗能,从而鼓励光伏产业大规模的生产及广泛应用。他们希望英利通过减碳盈利,从而带动光伏行业其他企业,看到企业的绿色发展方向。
  蒋认为,英利在碳减排方面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期待的。他以IBM为例,IBM在过去的17年里共投入3亿美元在碳减排先锋项目中,尽管IBM的速度增长较快,但IBM的碳减排总量却是下降的,IBM的碳减排先锋项目在近3年里获得了2.5倍的收益。
  按照202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计算,碳减排量至少10亿吨。财政部曾经发布开征碳税的研究报告,指出可计划2012年征收碳税每吨10元,2020年每吨40元。到2020年,如果国内光伏发电安装量达到3000万千瓦的话,初步推算,至少有600亿元碳减排收益。
  在光伏行业处于寒冬的背景下,英利此举意义尤其不一般。去年下半年,全球光伏业形势严峻,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哀鸿一片,英利的效益也开始陡转下滑。
  上帝关上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开源受阻的光伏产业,节流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出路呢?
  在合同能源管理破土并一夜之内遍地开花的今天,企业一般会把能源系统管理的重任交给专业企业来做。而英利正在独自做能源管理体系。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