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迟了数月之后, 英利绿色能源全资子公司即其光伏业务的运营主体——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中国”)15亿元的中期票据最终得以成功发行。
一纸发债公告,显露出了英利逆势而上的决心。
根据此次募集的资金用途,其中的9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也即用于英利中国本部的二期、三期以及保定中泰新能源的电池产业链项目。
英利近几年的规划显示,通过上述在建项目的实施,最终将形成保定、海南、天津、衡水等主要生产基地。
英利绿色能源财务总监李宗炜对外透露,英利2012年的销售目标是3GW。此次发债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的债务结构,增加现金流,以便待下半年市场好转时可以抢得先机。
但其大规模项目逆势而上的背后,却是并不乐观的资金状况。
英利中国稍早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为86%。而其最新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财务简报则显示,资产负债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77%。作为母公司的英利绿色能源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76%。
稍微乐观的,是其较强的融资能力。在今年一季度中,在经营、投资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的情况下,英利中国融资活动获取的现金流净额仍高达10.69亿元,这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4.0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 尽管英利集团已经号称横跨能源、化工、科技、工业、贸易、地产等多个领域,但受现时的经营状况限制,可能短期内对其能源板块难以提供更大的支持。
逆势扩张
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企业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价格仍在持续下降的问题,还有市场需求不足等难题。
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这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作为2011年出货量最大企业之一的尚德电力,其今年一季度的总出货量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26.9%,同比下降了22.1%。同样,天合光能在今年一季度的实际出货量为380MW,不仅没有达到此前预期的400~430MW,也要低于去年四季度的424.9MW。市场需求不足的另一个表现,则是销售回款账期的延长。以尚德为例,其销售回款已经由去年四季度的68天增至90天。而与之相对应,存货周转天数不降反升。数据显示,尚德一季度的存货为5.084亿美元,较去年年底的5.165亿美元略有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组件价格是处于下降势头的,这意味着虽然其存货的市值有所下降,但库存商品数量却并不一定会下降。
出于需求放缓等因素,目前许多企业都在逐步缩减甚至完全停止在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也有企业选择了逆流而上,英利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英利中国成功发行了15亿元的中期票据。该中期票据分别为3年期、5年期两个品种,其中3年期发行规模为12亿元,利率为5.78%;5年期的规模为3亿元,利率为6.01%。
根据其公告,该笔募集资金中的9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6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
上述用于补偿营运资金的9亿元将主要用于本部二期年产3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本部三期年产3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以及保定中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项目。
上述项目计划在2012年陆续投产达产,原材料和辅料采购以及补充人工、电费等方面的营运资金需求将大幅增加,预计2012年年均采购金额会达到12亿元以上,从而产生一定的流动资金需求,今年需要补充营运资金9亿元。
与此同时,英利还披露了近几年的扩张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将新增固定资产投入23.59 亿元,至2013年组件产量达到2.69 GW,实现销售收入155 亿元。
李宗炜对外透露称,英利2012年的销售目标是3GW。
与其产能扩张相对应的,则是英利近期在品牌宣传方面的不遗余力。
在外界看来,从连续两届赞助世界杯到屡屡低价竞标的炒作,以及最近开始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都显露出了英利希望通过在行业逆境期中的高调作为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企图。
背后的底气
有业内人士认为,英利的逆势而上,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毕竟,其部分产能扩张计划在2011年就已经实施动工,虽然生不逢时,但总不可能就此作势不管而留下一些半拉子工程吧。
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9 月末,英利中国在建工程合计31.25亿元,拟建工程投资预算为30.67亿元。
而从最近的数据来看, 通过价格、品牌等强推手段,英利的销售模式确实也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
英利绿色能源公布的2012年一季报显示,与其他企业出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相比,英利在该季度的出货量可谓是逆势大涨,较上一季度增长44%。与之相对应,一季度的收入也达到了5亿美元,环比增长22%。
但出货量的增加是否能对其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仍然是个较大的考验。
尽管英利中国2012年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77%。
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流动比率为0.9,速动比率为0.8,情况并不乐观,而作为母公司的英利绿色能源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76%。
除此之外,另一个支撑其扩张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则来自于英利现在较强的融资能力能否持续。
尽管财务状况一般,但英利的融资能力却显得很强大。以此次中期票据发行为例,受美国“双反”调查影响,其本应于去年下半年就发行的本期中期票据被推迟了几个月。但从发行结果来看,并未受行业现状太多影响,其3年期5.78%的利率也仅较当日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增加40个基点而已。
资料显示,这已经是英利第三次通过旗下子公司在国内发债融资了。
此前,英利控股74%的保定天威英利曾发过两期中期票据。
不止如此,除了债市融资外,英利的银行渠道融资能力也不一般。
据英利2012年一季度财务简报显示,其一季度的现金净流出净额为8.37亿元。其中,经营、投资活动获取的现金流均为净流出,而唯有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为正,其现金流量净额为10.69亿元,仅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就高达24.01亿元。进一步的数据还显示,英利中国通过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63亿,其余的10多亿元均是通过其旗下子公司获取。
持续性考验
尽管有着较强的融资能力, 但此种方式能持续多长时间也是一个考验。在英利中国通过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中,每期均要将一定的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可见偿债压力巨大,存在一定的“借新还旧”问题。
在分析人士看来,英利新近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报告中确实有诸多亮点,比如出货量逆势大增、毛利率回升等,但其中也有一些偶然因素。
“一季度,英利的毛利率由去年四季度的3%回升到了7.8%,要好于天合光能以及尚德。不过,据我观察,这背后可能也与其去年四季度大幅计提包括多晶硅在内的固定资产减值有关。毕竟,在计提了减值准备后,现有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幅下降,所对应的折旧摊销也要减少,而这无疑将有助于毛利率的提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英利一季度出货量增加较多,不排除与其屡屡出现的低价竞标有关。
数据显示,英利的多晶硅成本已经从2011年四季度的每瓦0.33美元下降至0.26美元,但仍要高于天合光能的0.21美元、尚德电力的0.20美元。
“在我个人看来,英利通过加大品牌宣传、低价竞标等策略来获取市场份额,只能是一个权益之计,其可持续性将与行业未来走势息息相关。如果整个行业能够尽快回暖,无疑是对其最为有利的。但万一拖延时间较长,其靠融资来扩张的可持续性就确实是个问题。”前述分析人士认为。
对此,李宗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比较乐观。
他认为,光伏行业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回暖,此次英利15亿元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无疑将为其在行业回暖时取得发展先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