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秋石 采写:张广明
行业整体低迷,无疑为那些有并购意向的企业提供了抄底良机。
最新的并购案,是国内主要专注于薄膜电池业务的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控股”)收购德国太阳能电池大厂Q-Cells子公司Solibro
,却已相继收购了银电光伏、赛阳硅业、卫雪太阳能三家公司的股权,并购领域分别涉及硅材料、铸锭拉棒等环节。
资料显示,赛阳硅业成立于2008 年 6月,主业为年产2000 吨多晶硅项目。项目一期为年产1000多吨项目,项目试产预计在 2012 年下半年进行。但按照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肯定已经不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今年整个上半年,多晶硅价格仍处于持续下跌势头,甚至已经跌至国际上几家主流厂商的成本线以下,而一如赛阳硅业这种不具有规模以及技术优势的企业,其竞争力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通过进一步分析来看,对于许多光伏企业的国内并购而言,其中不少并购方甚至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公司,更多的是项目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在并购时许多公司还并不具备完全的生产能力。至于并购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收益,除了与项目的进展程度、技术水平等有关外,还与行业大环境息息相关。
“如果投产后行业面临的并购环境发生突变,那么将可能会给此次并购带来致命的风险。”分析人士认为。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对项目公司的并购,基于其原有的技术积累、经验沉淀等方面的缺陷,带给并购方更多的是一个简单的产能规模的叠加,很难带来更多额外的附加值,这也可能是国内的许多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此外,光伏行业并购的另一个硬伤,则在于对并购方的尽职调查方面有所欠缺。“这种欠缺主要集中在对被并购者拥有的真实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对于这种项目公司而言,大部分其实都还是一个创业者的角色,并购方其实相当于是充当了PE甚至是VC的角色,这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行业而言,是绝对不可取的,这也是导致许多并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