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晶科扩张最烈,隆基不再保守
产能过剩的隐忧之下,龙头企业一边呼吁行业警惕风险,一边接连抛出扩产规划,仿佛过剩与自己无关。
据《财经十一人》不完全统计,头部光伏企业在上半年均公告了总投资上百亿的扩产规划。
龙头企业在“过剩”之下加码扩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光伏技术更新换代加快,需要布局新技术,巩固行业地位;
二是补全上下游产业环节,推进一体化;
三是看好光伏行业的长期需求。其中,技术进步是当前最关键的变量,新技术能多快、多便宜地取代旧技术,决定了哪些产能会变成有更高风险的“过剩产能”。
当前,电池环节处在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换的节点,新扩产能也基本都投向N型高效电池。PERC电池,即常说的P型电池,仍然占据主流市场,但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电池已经形成攻势。2023年上半年新发布的光伏产品中,N型占比达到90%。
N型电池相较P型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这意味着相同面积的电池,N型可以发出更多的电。N型电池主要有TOPCon、HJT、XBC三种技术路线,其中量产则以TOPCon、HJT为主。BC技术为平台型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成IBC、HBC、HPBC、ABC等多个技术路线,目前产能及市场较小。隆基自研了HPBC技术,并在9月5的业绩发布会上明确BC将成为主流。
据PVInfolink数据,2022年底,TOPCon和HJT电池的落地产能分别为81GW和13GW,当年整个电池环节产能为590GW,而到20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有望达到477GW,将与存量PERC电池产能相当。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表示,今年TOPCon组件出货量预计约120GW,电池片产量约140~150GW,而年底落成的400多GW产能,在明年量产规模上来后,将会对P型电池产生挤压。
晶科能源是N型TOPCon方向的领军者,在6月初的一份公告中,晶科提到公司现有、规划及在建的TOPCon技术路线产能高达123GW。
隆基绿能在半年报中未公布N型电池的具体产能数据,但其上半年公布了多项扩产规划,其中涉及电池环节的合计近120GW。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交流会上指出,此前隆基一直未对外明确未来的技术路线,但现在已确定,未来的5到6年,BC电池将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单面和双面电池。
“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是晶硅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行业目前已准备好,或者说接近准备好来摘取这个明珠,BC电池会真正走向市场。”钟宝申说。他认为,过去因为技术难度高、成本难以受控,BC电池在市场上占比很小,但接下来的几年,行业会快速过渡到这个方向。此外,隆基依旧坚持认为TOPCon是过渡性技术,其生命周期可能会显著短于PERC,投资收益也存在较大压力。
钟宝申提到,目前扩产的30GW的TOPCon、30GW的HPBC均已投产,其中HPBC产能将于2023年底全面达产,TOPCon产能将于2024年一季度全面达产。剩余扩产项目都将采用BC技术。
光伏行业仍在成长期,技术路线也正在加速迭代。从“长期经营资产净投资额”这个指标来看,过去几年光伏企业均在加大投资力度。该指标由投资现金流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扣除“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得到,代表的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资产上净投入的资金。上半年各企业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上半年为长期经营资产投入的资金都较去年有所提高。其中通威股份以117亿元的投入位居第一,中环、天合、晶科投入均超70亿元。在一众龙头企业中,隆基的资金投入相对保守。
企业投资扩产并不一定意味着扩张。考虑到既有资产会折旧、报废等等,投资也有可能是为了替代落后产能,保持现有规模。我们无法获得精确的内部数字,但可以用长期经营资产(不含存货等短期经营资产)的减值损失、折旧、报废处置损益等项目计算出“保全性资本支出”,以此来代替企业为保持现有规模投入的资金。随后,用“长期经营资产净投资额”扣除“保全性资本支出”,可以得到企业为扩张投入的资金:长期经营资产扩张性资本支出。上半年各企业数据如下:
2022年,晶科能源的长期经营资产扩张性资本支出超100亿元,位列第一。据2022年报,晶科当年共计投产大尺存N型 TOPCon电池产能 35GW。晶科半年报中提到,预计2023年底电池片产能将超90GW,其中N型占比超75%。
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的扩张性资本支出居首位。据半年报披露,其投资的电池、组件均为N型高效产能。
另外,以此数据来看,隆基绿能近几年对于扩张比较保守,但今年上半年已经在逐渐增加扩张性投入。钟宝申指出,隆基前两年的扩产非常谨慎,主要是基于对技术路线的判断。隆基希望能在技术上面寻找一个有更长生命周期、更加领先的差异化产品,因在投资方面高度谨慎,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让低效的投资占用企业现金流。他表示,从最终发电量增加带来的价值提升和投入成本的对比来看,BC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BC产品将会有较好的盈利空间。
隆基绿能上半年宣布了多个投资金额巨大的扩产项目,这些规划中的投资额将根据实际落地节奏反映在之后的财报数据中,预计隆基未来的扩张性资本支出将显著提高。
主要光伏企业的家底厚实度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2023年5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李振国表示,尽管行业洗牌对于头部企业来说风险不大,但隆基已经在做准备。他提到,目前隆基账面储备了约500亿元现金,且准备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做全球存托凭证 (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增发,希望可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扩张,光伏企业需要有足够的底气,资金是支撑这个底气的重要来源。
企业的资金实力,一看储备,二看现金流,也就是自身造血能力能否支撑企业运行及扩张,三看筹资能力。考虑到筹资能力具有不确定性,且不便统计,我们主要讨论前两点。首先看储备: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容易变现,我们将这部分也视作企业可灵活动用的现金。加总后可以看到,有9家上市光伏企业现金储备超过100亿元,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的资金分别高达561.5亿元、400.6亿元。
接下来是企业自身造血能力。除了个别企业在某些年份的表现外,上述光伏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基本都为正数,具有自身造血能力。我们将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教授提出的“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来进一步计算。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是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上述“保全性资本支出”。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在保全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企业创造的可持续现金流。各公司近年来的数如下:
可以看到,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大全能源不仅现金储备丰厚,且近三年半的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合计均超过200亿元,在保证自身规模的前提下,仍然有非常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自身实力应足以支撑其进一步扩张。
相比之下,钧达股份、京运通、协鑫集成、双良节能这几家公司,现金储备和造血能力都相对薄弱,如果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则将比较依赖外部融资。而TCL中环虽然现金储备较多,但自身造血能力几乎只能维持现有规模。
除通威、隆基以外,对比其他几家头部一体化公司:晶澳科技、天合光能自身造血能力较好,但晶澳科技的现金储备最少;晶科能源、阿特斯现金储备较多,但自身造血能力一般,其中,晶科的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在今年上半年才稍有起色,阿特斯则不太稳定;东方日升在头部一体化公司中,资金实力相对较弱。
(作者为《财经》研究员,实习生吴倩霓、林钰琪对此文亦有贡献;编辑:马克。本文中对现金流的计算方法参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教授著作)
作者:郑慧 来源: 财经十一人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