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此同时,无论是全产业链企业还是单产业环节企业,除了抵御波动性风险以外,必须每一个环节都得做得很好,只有都在平均水平以上,才有可能活下来,也才谈得上活得好的问题。
对于行业出现严重的内卷,伍学纲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整个供应链的剧烈波动,二是整个大环境中热点产业不多,导致光伏和储能投资出现过热。
“过热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要卷一下,否则没人出去。就像一个鱼塘只能养这么多鱼,能吃到的食物是有限的,鱼多了那肯定是要死掉一些,才能把资源有效利用。”
“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得服从市场需求。目前市场需求的增量还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种波动。一旦市场需求增幅放缓,行业内卷可能会更加激烈。”
据伍学纲介绍,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关于行业内卷的看法:首先遭受内卷影响更大的可能是只有组件产能的企业,然后是只有电池和组件产能的企业,再然后到拉晶加切片加上电池和组件产能的企业,最后是到加上硅料全产业链四个环节都做的企业。
在他看来,光伏产业迟早会变成一个正常的产业,激烈的竞争和一层层洗牌是一个必然过程,企业需要适应这个市场,而不是盲目地冒进或者焦虑。
02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企业竞争比拼的,已不再是产品和技术这些基础的东西,而是组织的协同效率。”
伍学纲表示,企业的协同效率需要做到多个环节的有机联动,还要能有效抵御整个供应链的波动,这需要企业持续的建设和不断积累底蕴,包括团队实力、团队效率、供应链网络、品牌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等。
“企业的组织协同能力其实从市场价格也可以倒推出来,看一下企业的报价,大概就能算得出来它是一个环节有利润,还是两个或三个环节加在一起才有利润,这可以评估其组织协同效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在伍学纲看来,这也正是很多跨界而来的新进入者和盲目向上下游扩张的企业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很多企业其实很难做到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你稍微手脚慢一点,没匹配上供应链,物流没跟上,各环节稍微有点错位,可能你想象的利润就没有了。”
“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优化的企业,当然能取得优势。但光伏技术的迭代非常快,导致企业原有的优势很容易被覆盖,加上整个产业链条比较短,供应链相对很多制造业来说没那么复杂,所以估值和价格成本都非常清晰,较难以产生溢价和附加价值。”
价值的透明化,成本的透明化,快速的技术迭代,高度的自动化,使得产能可以快速实现扩张,这些要素的叠加,似乎也导致了光伏企业难以建立起有效的竞争门槛。
但在伍学纲看来,其实现有光伏龙头企业已经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护城河。比如,有的企业是多年下来的资源和利润的积累,有的企业是一体化的管理水平,有的企业有非常好的电站建设经验,各有长袖善舞之处和生存基础。
“跨界玩家是看不到这一点的,包括技术人才、团队组织能力、海外渠道、一体化的运营与管理等等,这些需要沉淀和经验积累最终形成的组织效率,就是护城河之一。还有投资设备厂商,是第二条护城河。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和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则是第三条护城河。”
“很多新进入者也纷纷在美国、欧洲或者东南亚建厂,那么,这些能力,他们都准备好了吗?”
“就像我们做硅片薄片化,你可能看到的是切片环节的技术,但是,什么样的薄片放到电池环节碎片率最低?做成电池后封装组件良率最好,还能兼顾效率?后期使用中不易隐裂?等等。实际上,这是一整套的连续性生产的最优化选择,它不是随便切一下切到最薄就行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数学问题,而是一个非线性的问题。”
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