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全文

2012-09-14 16:23:32 太阳能发电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各有关能源企业,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各可再生能源学会、协会:   为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研究,重点开展太阳能发电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以及与太阳能发电相关的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与欧美国家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太阳能资源测评、太阳能发电预测技术研究。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与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应用强国进行人才交流,支持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重点培养太阳能发电领域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外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太阳能发电企业集团。

  四、规划实施

  (一)保障措施

  1、完善促进太阳能发电发展的市场机制。继续完善促进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太阳能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建立并完善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太阳能发电国家补贴机制,逐渐减少单位电量的国家补贴额度。建立自发自用为主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非歧视无障碍并入电网的管理机制,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进入公共设施和千家万户。

  2、建立适应太阳能发电的电力运行机制。开展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模式创新,建立以智能电网为技术支撑的分布式发电运行体系,推进新能源微电网试点示范,调动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格局。积极推动新能源微电网和离网太阳能发电的运行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金与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太阳能发电的规划和项目管理。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规划,统筹各地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开发建设方案加强大型并网太阳能电站建设管理,严格项目前期、项目核准、竣工验收、运行监督等环节的技术管理,统筹协调太阳能电站建设和并网运行管理,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4、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标准体系。完善建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关键产品的标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检测认证体系。规范大型太阳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等各环节的规程规范。建立太阳能发电的信息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太阳能发电的全过程技术监督工作。

  5、加强光伏制造业行业管理。研究制定光伏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严格准入标准,规范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控制产能扩张,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投入,支持重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光伏产品质量评定和检测认证管理,阻止低劣光伏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光伏产业市场监管,防止无序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实施机制

  1、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各省级政府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要求,做好本地区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地方的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在公布实施前应获得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确认,确保各级规划有机衔接。

  2、建立滚动调整机制。加强太阳能发电产业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产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规划执行情况,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根据中期评估结果,按照有利于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的原则对规划进行滚动调整。

  3、组织实施年度开发方案。建立健全太阳能发电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组织各地区依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年度开发方案,加强规划及开发方案实施的统筹协调衔接好太阳能发电并网接入和运行,并合理安排国家补贴资金预算。

  4、加强运行监测考核。委托技术归口管理单位开展太阳能电站项目后评估,重点对大规模集中建设的太阳能发电工程进行后评估。电网企业要加强对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并网运行监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太阳能发电正常并网运行。

  五、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一)投资估算

  “十二五”时期新增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 1000 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约1000 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 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 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 亿元。

  (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的加快,早期投资少、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技术逐步退出,已经通过改良西门子法或硅烷法等技术手段实现四氯化硅和氯化氢等废液废气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晶体硅光伏电池可通过增加附加值的方式实现环境友好的规模化生产。

  光伏电站工程建设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对地表的破坏、扬尘和噪音,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将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太阳能电站运行期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基本不消耗工业用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生产数量也很少,对环境影响甚微。光热电站工程要消耗水,通过采用空冷技术可将用水量降至最低。

  太阳能电站建设集中在西部未利用土地上,通过合理选址可以避开各类环境保护区,不仅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无不利影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地表水蒸发,有利于防沙治沙,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太阳能发电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强。预计到2015 年,太阳能发电产业从业人数可达到50 万人。通过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可在若干地区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区和规模开发利用集中地区,将有力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综合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