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更是个痛。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电池、组件几乎销往国外,国内自用可忽略不计。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未充分开发让中国光伏产业丧失了许多话语权、主动权。国外市场稍微出点波动就足以让中国光伏企业的小心脏受不了,这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头在外使中国好像成为了一个廉价的代工厂,依靠数量坐上的世界光伏大国宝座,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其实存在很多隐患。
国内市场小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光伏产业在中国发展时间并不算长,还未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而且我们国家现在普通家庭要建电站原则上是要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网同意的;第二,技术问题使光伏产品价格相对于传统能源较高,纵使更为环保,但推广仍有难度;第三,中国的光伏发电并网较难,真不知这究竟是政策问题还是技术问题!这使很多光伏电站无法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只为绩效,不管效益而导致的光伏电站建好了,但是却无法发电或经常出问题,或者很快便损坏,这些都是很可惜的。
总的来说就是技术上不如人,市场受制于人,怎么可能不被动挨打。当然,面对近日美国对我中华光伏产品双反的终裁,有专家认为面对光伏双反中国的企业仍可利用美国在裁决中的漏洞,或者到海外设厂,夹缝中求生。这不无合理之处,欧美“双反”中国光伏产品符合欧美的核心利益,无论是出于政治因素,还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欧美所作所为皆“有章可循”。“中国光伏产业长期存在市场在外、技术在外的问题,大大制约了光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将给光伏企业提供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的机会,在当地设厂无疑将能使企业掌握更多实地市场信息,铺设自有销售渠道,有效地化被动为主动。但是,新路并不意味着坦途,光伏企业“走出去”容易,想要“走得好”却并不容易。此前各行业的众多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遭遇失败的案例值得警醒。
政府在鼓励光伏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应提供更多配套的扶持政策。“一是许多企业缺少对外投资经验,二是企业对当地经济、政治环境缺乏了解,这两点都需要国家驻外部门给予配合,政府在当地的使馆应当尽好‘向导’之职。”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境内或境外投资,无论出口还是内销,中国光伏产业升级都是眼下最迫切的任务。
虽然发改委此次审批表面上是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巨大利好消息,有利于促进其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实力。但实际上,此举仍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在国内光伏市场蕴藏量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前,光伏企业经营状况想要有实质性转变“难于上青天”。
美国双反终裁了,欧盟很可能以美国为标杆,同样对待中国,而我们还没有准备够御寒的衣物。
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植和行业发展,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显著下降,未来两三年内即可达到平价上网。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时机将要成熟,成为替代能源中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已经无可置疑。为此,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振兴光伏产业的政策,并将光伏产业的一些政策与石油战略结合考虑。在未来数十年内形成一个不亚于目前石油行业的大产业,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商机是十分巨大的。在这个即将振兴的产业中,尤其是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企业在其中唱主角,这从最近美国限制三一重工在美国投资风电项目以及在电信领域阻击中兴和华为也可以窥见端倪。这也证明了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乃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