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十年一梦沉浮录

2012-11-08 11:18:53 太阳能发电网
       8月酷暑,炎炎烈日将无锡新区尚德路上的行人驱赶得无影无踪,只剩下聒噪不休的蝉鸣搅动着滚滚热浪,令人倍感烦闷。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原本叫新瑞路,只因当年落户于此的光伏组件老大尚德电力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无锡新区政府遂决定将之更名为尚德路,以“纪念公司给无锡乃至国家创造的多个第一
,前两年还有大批纺织、代工企业也大举杀入光伏。

  “很多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光伏企业连设计资质也没有,画的图纸根本不符合要求,常令电力系统啼笑皆非。有些企业托关系找路子,让自己的设计通过审核,结果并网运营后就经常会跳闸。”国内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中环光伏副总经理徐永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此期间,大量低质、低劣的光伏产品充斥市场,加剧了市场环境的恶化。

  “光伏原先我们是两头在外,现在很不容易建起一批原料大军了,但一些无序进入的小厂却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废次硅料,因为成本更低。”上述管理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这些废次料通常会从中国香港特区或越南走私进口,其大多是半导体厂或多晶硅厂淘汰出来的次品,价格大概只有正规硅料的一半左右,一年的进口量约有2万吨。

  “这对光伏产品的25年质保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上述人士表示,用这些废次料生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短期内看不出影响,但几乎可以肯定其无法正常运转25年。

  而国内此前采取的最低价中标做法,某种程度上更充当了这种低价低质产品生存的土壤。

  据上述管理人士介绍,在海外,银行通常根据光伏企业过去几年的安装记录来认定其资质是一流还是二流,再考虑给多少贷款。但在国内却是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来选择光伏产品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正常的情形都可能发生。

  “最低价中标导致一些报低价的企业在选择设备时什么便宜用什么,如为了能中标把逆变器一些应有的功能削弱了、性能降低了,只要能达到国家的最低指标就行了。最后,一件原本和汽车发动机同样重要的高精尖东西卖出了白菜价。”徐永邦说。

  在国内首次光伏特许权招标中就曾出现过0.69元/度电的超低价,并为此受到各方的集体“炮轰”。

  另一方面,徐永邦认为,由于国内相关指标订得过低,几乎所有企业都能达标,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砝码。

  国内:地方政府与银行成幕后推手

  一边是企业盲目扩张,另一边却是地方政府与银行在背后推波助澜。

  事实上,如果没有政府与银行的推动,中国光伏产业不可能在短短数年间就成气候。

  2009年次贷危机后,光伏市场再现井喷,给外界一个行业已见底回升的错误信号:于是,企业疯狂扩产,政府和银行则对光伏项目大开绿灯。

  熟料,这只是行业即将变局之前的“回光返照”。

  “目前光伏产业呈现的发展困境,不是政策造成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和金融推手共同造成的。比如我们的银行,在这些年光伏行业的盲目扩张中,是‘罪魁祸首’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对此一针见血。

  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则告诉本报记者,2009-2010年,全球为应对次贷危机纷纷推出刺激政策,如中国的4万亿和美国复兴计划,这些都对新能源行业带来大量的政府担保贷款,导致当时很多资金进入产业,光伏出现了产能大扩张。

  “很多地方政府将光伏当作新兴行业和发展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全国这么多的地方都需要设光伏产业园。”瞿晓铧说。

  更严重的是,当大型企业出现问题时,地方政府又一再出手施救,于是陷溺逾深,负债益甚。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中国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保护比较低级,是输血,不是造血。”上述尚德高管对此点评说。

  李俊峰也不赞成政府给所有企业继续输血,“目前要响应国家特别是国务院的号召,要自觉地限制产能快速发展。市场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国际:野蛮生长遭遇贸易保护大棒

  如果说中国各地的“光伏大跃进”早早为行业埋下了危机地雷的话,那么,国际上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