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3: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研发燃煤工业窑炉改造技术,锅炉等离子点火技术,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热电冷等联产联供技术,垃圾分选、破碎、生化脱水等预处理和综合处理技术与装备,城市及农林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能源利用技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矸石、冶金废渣、低品位矿及尾矿废渣、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贵金属资源二次高效回收利用技术,危险废弃物处置技术及设备,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等,加快示范推广,促进产业化。
(六)新医药和生物产业。面向健康、粮食、环境等重大需求,以新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化,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生物经济强省。到“十二五”末,医药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4500亿元,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新医药。针对市场需求,根据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特点,以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为重点,开发生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创新药物,同时重视对通用大品种药物、重大非专利仿制药物的开发生产,加快建设以山东国家综合性新药创制大平台为核心,以鲁中(济南、淄博、潍坊)、鲁南(济宁、枣庄、临沂、菏泽)、半岛(青岛、烟台、威海)等三大新医药产业聚集区为重点的新药创新体系,推动新医药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专栏14:新医药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重点
突破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大规模高效分离等关键技术,开发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新型抗生素、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一批生物技术药物;突破绿色合成、手性拆分、晶型制备等关键技术,开发生产一批以手性药物、合成与半合成化学药物为重点的化学创新药物;加强近红外光谱、在线控制、指纹图谱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发生产一批重大创新中成药,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突破智能化、小型化、精确化关键技术,开发生产一批新型诊疗设备、生物医学材料、生物芯片以及医学信息技术系统等。
2.生物育种。抓住国家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和转基因重大专项机遇,依托我省优势育种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航天辐射育种和杂种优势等生物高技术为先导,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林牧渔优良品种,进一步强化在全国生物育种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育种基地。
专栏15: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重点
加强分子生化标记、转基因、远缘杂交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效、抗除草剂、抗病虫害、抗逆的重要农作物良种;加强基因图谱、分子遗传标记、克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培育一批优质畜禽新品种;加强先进育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培育推广一批优质、耐储运、抗病虫害的蔬菜、水果专用品种;加强组织培养、转基因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培育一批速生丰产优质林木和名贵花卉新品种;加强生物工程快速育种和繁育技术的应用,选育一批抗逆性强、品质好、生长快的水产新品种。
作者: 来源:山东政府网
责任编辑: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