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2-11-16 10:24:05 太阳能发电网
     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

  3.生物制造。充分发挥我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工业发达优势,应用优良菌种选育、生物发酵、在线控制、高纯度过滤、新型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加强技术集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两大新型产业,尽快实现由生物制造大省到强省的跨越。

  专栏16: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重点

  加强酶工程、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微生物分子选育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开发生产新型半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新型酶制剂产品以及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系列新型微生物发酵产品;重点突破高效生物反应器、大规模高效分离等关键技术,开发生产聚乳酸、聚对苯二聚酸丙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基合成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聚氨基酸类和生物多糖类等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以及1,3-丙二醇、乳酸、丁二酸和琥珀酸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

  (七)海洋开发产业。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精细化工等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加强技术集成与专业分工,培植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成集海洋科技开发和资源勘察、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高端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1.海洋生物产业。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专栏17:海洋生物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重点

  加强基因工程、生物提取与合成、超临界、膜分离、纳米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利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生产治疗肿瘤、感染、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老年性疾病等系列海洋药物;以藻类、贝类、低值鱼类、棘皮类等海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开发以海洋不饱和脂肪酸、甲壳素、蛋白质、糖类和传统海洋药用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系列海洋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以海洋生物提取的壳聚糖、海藻多糖、胶原蛋白等资源为主,重点开发绿色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医用生物材料、药物载体、表面活性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2.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制造。按照自主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监测、海洋工程建筑等领域为重点,建设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在沿海地区合理规划布局一批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项目,把胶东半岛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

  专栏18:海洋工程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重点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开发、临港机械、海水淡化、海洋电力、海洋仪器、海洋勘测海底布缆等装备以及重载集装箱、大吨位客货滚装、豪华游艇、邮轮等特种船舶及船用配套产品;加强声、光、电等多学科集成优势,开发特异灵敏耐腐蚀的各类传感器、海洋环境声学探测技术装备、海洋突发性污染灾害事故应急监测便携式快速测定仪、海洋遥感技术装备等,实施以海洋水文预报、海况预测预报、海底通信及现代海洋观测为主的“数字海洋”工程。



作者: 来源:山东政府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