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2-11-16 10:24:05 太阳能发电网
     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

  6.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良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成效明显,锂电池、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控制器及车用空调等产品实现产业化。中通客车等一批企业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目录,推广应用与示范扎实开展。

  7.高端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增强。在重型汽车及发动机、船舶及新型交通设备、清洁生产设备、现代农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环保及检测设备、大型专用机械设备等领域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拳头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

  8.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加大了节能节水、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关键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力度,初步建立了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节能环保企业已达2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集中支持了三个“节能100项工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能耗水平明显下降;组织实施了“循环经济123”工程,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高,2010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六位。

  1.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步伐加快。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和过程研究所暨二期工程、中科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相继落户我省;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所、中科院软件所相继在青岛、烟台设立研发基地;新建或筹建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省级科研机构。

  2.研发平台数量迅速增加。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心)、3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建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和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新增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

  3.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大幅增长,一直稳居全国前6名;5年内累计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150余项,总量居全国前列。济南、青岛、烟台进入我国首批17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35家,总数列全国第一位。培育了5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其中3家被批准为国家试点联盟。

  (三)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围绕重点领域,瞄准技术开发、产业化等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财政支持方面。科技投入稳步增加,研究试验与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持续提高。相继实施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计划等,蓝黄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重点倾斜。



作者: 来源:山东政府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