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2-11-16 10:24:05 太阳能发电网
     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

  四、发展重点

  (一)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加强产业链高端产品研发力度,基本形成产业链高端产品有突破、特色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产品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格局。

  1.高性能纤维。充分发挥高性能纤维技术和产业优势,依托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发成套装备,生产高端制品,打造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四大产业链,满足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建设我国重要的高性能纤维研发和生产基地。

  专栏1: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突破高性能纤维快速、平稳、连续化生产控制、油剂工艺、纺丝方法、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完善在线检测和控制方法,实现碳纤维原丝生产线设备、高效环保氧化炉、碳化炉等主要设备国产化,实现CCF700级碳纤维千吨级产业化,完成CCF800级碳纤维中试,建设CCF800级碳纤维生产线,开展M40级及以上级别的高模量碳纤维的研发和小试。在完善后处理的基础上,建成百吨级间位芳纶长丝生产线,实现间位芳纶短切纤维年千吨级产业化、扩大对位芳纶生产规模。突破超长原丝和油剂制约,实现千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突破高强高模玻璃配方、纤维改性、无损伤控制、废丝再利用技术,研发玻璃纤维废丝回收粉碎关键装备,建设8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万吨级风电叶片用织物玻璃纤维示范生产线。

  2.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开发甲笨二异氰酸酯(TDI)、新一代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异氰酸酯生产工艺及成套生产设备,加快实现聚氨酯主要原料尤其是高附加值异氰酸酯的产业化,打造以万华工业园为重要载体的聚氨酯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开发含氟聚合物和膜材料,打造特色产业链。

  专栏2:特种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

  针对异氰酸酯生产能耗、污染、收率、质量等主要制约因素,突破超大规模清洁化MDI制造和大型TDI制造成套技术,建设60万吨/年MDI和30万吨/年TDI产品装置。实现万吨级高附加值ADI等关键单体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究非光气化法制异氰酸酯技术,实现非光气法异氰酸酯千吨级产业化。

  突破多元共聚合技术、单体回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实现聚乙烯-四氟乙烯树脂千吨级产业化。在突破引发剂系统、新一代聚合技术和控制技术基础上,实现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千吨级产业化。突破中试技术,实现薄膜级聚偏氟乙烯千吨级产业化。

  突破关键单体合成技术、多元共聚合技术和连续成膜技术,研制关键装备,形成10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用全氟离子膜的生产能力及原料的配套能力。加快氯碱全氟离子膜推广应用,实现在全省推广率达到80%以上、在全国推广率达到30%以上的目标。



作者: 来源:山东政府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