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贤:光伏业进入企业品牌经营时代

2010-09-06 11:27:28 太阳能发电网
曹仁贤 研究员,十届安徽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研究20余年,是我国太阳能、风能发电行业的知名专家。现任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农机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理事长。 ——

曹仁贤
  研究员,十届安徽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研究20余年,是我国太阳能、风能发电行业的知名专家。现任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农机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理事长。

 


——专访合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先生

  大学教师出身的曹仁贤,率领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从创办之初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跻身国际知名品牌行列,仅用了十二年时间。这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效率不高的中国,堪称奇迹。对正逢历史复兴机遇意欲科技立国的中国社会来讲,亦有着深远而积极的榜样意义。
日前,《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就创业、企业品牌建设以及当下光伏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在合肥对曹仁贤先生进行了专访。


  市场需求是科技产业化成功的基础
  记者: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这条路上,很多技术出身的人最终都倒在了市场门口,而同样作为一个技术专家,您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领导“阳光电源”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的全球知名品牌,您是如何完成由一个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身的?
  曹仁贤:从一个科研工作者或者教师到一个企业家的身份转换,确实会经历不少困难。我个人觉得,要想在这一转换中取得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有冒险精神和刻苦的态度,如果不具备改革的勇气和吃苦的态度,光有专业背景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不能默守成规,要有一种对现状非常不满足的压力,只有在足够的压力驱使下,才会走出创业这一步。当这最重要的一步走出后,还要非常勤奋、勤劳和不怕辛苦。但这仍然不一定能让你获得成功,接下来还要看个人的专业背景、创业思路以及管理能力等。
  我认为创业成功至少需要三个因素。第一,一定要有强烈的驱动力,要不满足于现状;第二,专业背景以及基本的管理、营销等能力;第三,时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正处在国家扶持的行业,比如我们现在的光伏行业,正好国内外的市场发展很快,全球发展清洁能源和保护环境都很迫切,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就比较容易成功。为什么说时机很重要呢?因为20年前你做不成,20年之后你再来做也做不成,需要恰恰好的时机。
  我觉得,正是以上三点,促使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


  记者:有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在向实业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个身份惯性带来的障碍,那就是盯着技术本身的发展或者说追求一种技术研发极致,而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求,这正是很多技术专家创业容易失败的地方,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曹仁贤: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企业也存在,我们也有大量的技术专家和各式各样的人才。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源于我们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不够,中国市场的营销管理变革,也就是最近十年的时间,国外很多研究了一百多年的方法,对我们来说却还是新事物。这正是我们很多专业技术无法变成生产力、无法产业化的问题所在。
  我们这个社会非常缺乏具有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使得很多技术开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告一段落,可以进入市场。任何产品,最终都要进入市场,而且进入市场的时机越快越好。如果总是处于设计之中而不去经历市场检验,就很可能设计过度,很可能孤芳自赏,设计出来的东西或许很完美,但却是一种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完美,甚至是一种缺陷。
  这看起来是在追求技术的极致,但实际上达不到真正的技术极致,因为任何产品最终都是由市场和客户说了算,并不是由设计者说了算。
  很多的技术人才在创业的时候,市场调研也做得不够充分。一般情况下是由一个技术想到了应用,然后回头去设计出一个产品来。实际上,这样的过程本身就反了。应该是先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已有的现成的产品是什么样的,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延革,再回头看自己在这个技术上能够有什么样的突破和创新,是不是能够以更好的技术替代以前的产品,这样才容易获得市场认同。如果完全是做一个新产品,尽管市场上可能没有竞争者,但却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启发新的用户需求,在一个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市场成熟度也不高的行业创业,是不容易成功的。
  而产业集群和市场成熟度,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实际价值的。遗憾的是,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一大批新的创业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阳光电源相对来说的成功,完全是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我们对于客户提出的任何建议,包括行业里的任何动向,都会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然后再从企业实际出发,从研发、生产的各个环节一级一级地去看能不能实现,能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取得不同需求之间以及需求与技术实现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因为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需求,成功的产品就是要把这些需求都在其功能里实现,而不是按照不同的客户需求去生产不同的产品。有时候,面对客户一些比较奇怪的个性需求,企业甚至要勇于说不。
  只有尽量满足市场共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够批量制造和产业化。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阳光电源从创业之初到现在,曾经做过几百种产品,而到现在我们只有几十种产品。这其实跟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一本书刚拿到的时候很厚,读过之后,回头再去看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很薄,到最后甚至只剩下一句话。
所以,产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炼客户各种需求的一个过程。因此,在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产品开发只能占三分之一的精力,而品牌建设,却需要占据更多的精力。

 

  一流产品才能支撑一流品牌
  记者:那么,您如何看待工业产品品牌建立和消费品品牌建立之间的差别?
  曹仁贤:这两者之间实际上不太好比较,目前几乎所有的营销理论都是把工业品营销和消费品营销分开来的。实际上,工业品营销侧重于提供解决方案,侧重于用综合的服务方案给顾客提供增值服务和创造新的价值。消费品则不一样,消费品带给顾客的应该是使用享受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它并不能为某个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工业品完全不一样,它需要帮助客户去获得市场成功。因此,工业品的营销策划,跟客户的关系更为紧密,需要紧紧围绕帮助客户提升价值的目标,需要跟客户形成更有效地沟通反馈。


  记者:阳光电源一直有着很强的品牌意识,在品牌经营以及品牌维护方面都远比很多同行做得细致,您是



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