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贫困的农户,转身却变成“电老板”:自家拥有光伏发电站,从此阳光可“变现”。而且,不仅自己家裡用电不再花钱,多出来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到供电系统,折算成“发电费”。这就是合肥市在全国的又一个新“首创”:光伏扶贫。 光伏下乡“百千万”
原本是贫困的农户,转身却变成“电老板”:自家拥有光伏发电站,从此阳光可“变现”。而且,不仅自己家裡用电不再花钱,多出来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到供电系统,折算成“发电费”。这就是合肥市在全国的又一个新“首创”:光伏扶贫。
光伏下乡“百千万”
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正在打造“光伏应用第一城”的合肥,光伏工程不仅让工业企业用上了清洁能源,而且将福泽千家万户。“光伏扶贫”就是合肥光伏应用的一大亮点。
“最早,‘光伏扶贫’项目是由合肥市长张庆军提出来的,按照政府推动、专项投入、农户自愿、收益全留、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正在通过多个渠道推广”。去年,“光伏下乡扶贫工程” 先在100户贫困户家庭进行试点,由财政出资为每户建设1个装机容量3KW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接入户用配电设备,实现并网发电。供电公司与贫困户签定并网发电合同,按结算周期向贫困农户全额支付上网电费。
2014年,合肥市又出台了《光伏下乡“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18年底,全市建设100个光伏应用示范美好乡村,1000个农村光伏扶贫家庭,以及1万个农村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和1万亩光伏设施农业(渔业)基地。目前,“光伏”这个新鲜的事物,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率先用上清洁能源。
屋顶的“宝贝疙瘩”会赚钱
在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十井社区,以前的贫困户孟凡生,如今已经成了乡亲们的“焦点话题”。为啥?因为在美国富人家庭屋顶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同样装在了他的家裡。
由于动过大手术导致劳动能力丧失,孟凡生夫妇的生活成了问题,成了村子裡的贫困家庭。直到去年,长丰县政府免费为他们安装了3KW家庭光伏电站。原本对此一无所知的老孟,一下子变成了“光伏通”。
“电站就在我家屋顶上。电网的工作人员,不用进到我家,就能看到电站运行情况和抄表”,一提到屋顶这个“宝贝疙瘩”,老孟就合不拢嘴。“上个季度,我已经从一卡通上领到了200多块钱电费啦”。瞧,这个“宝贝疙瘩”不仅让老孟家用上了免费的电,而且还“勤劳”地帮他赚钱呢!
老孟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让社区裡沸腾起来。乡亲们对光伏电站津津乐道,已经成了光伏发电的“宣传员”。
作者: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