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中国碳排放量十余年来被大幅高估

2015-08-25 10:52:10 太阳能发电网
  在 2010 年至 2012 年期间,全球有 73% 的碳排放量增长来自中国,身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能源政策饱受各国瞩目,不过,根据哈佛大学学者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中国 2013 年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实际值其实比先前预估值低了 15%。图片来源:Flickr/hAdamsky CC BY 2.0  为了取
  在 2010 年至 2012 年期间,全球有 73% 的碳排放量增长来自中国,身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能源政策饱受各国瞩目,不过,根据哈佛大学学者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中国 2013 年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实际值其实比先前预估值低了 15%。
图片来源:Flickr/hAdamsky CC BY 2.0

  为了取得较为精确的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估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各国不同的煤矿类型来建立“排放因子”,只要估计化石燃料消费量与排放因子,就能较精确的计算某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
  不过,IPCC 排放因子是以已开发国家的燃煤技术去计算,也就是说,其排放因子以烟煤等洗煤充分、煤质本身热值较高、燃烧效率高等来计算,因此排放因子较高,但中国所燃烧的褐煤普遍热值低、灰分较大(碳较少),且大多未经过充分清洗,造成中国燃煤产生的排放因子低于 IPCC 所计算出的排放因子数值。
  这项登上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中,检视了中国超过 4,000 种煤矿类型,且在实验室中测试 602 种煤矿样本,经加权后的中国全国平均排放因子较 IPCC 排放因子低 15% 左右。
  科学家表示,中国燃煤类型中,使用品质较差的褐煤比例较先前预估的还要高,而褐煤的碳含量又比较高级的烟煤还低,因此所计算出的碳排放量差值相当明显。科学家研究发现,2000 年到 2013 年期间,中国碳排放量较先前估值减少多达 30 亿吨,大约等同于全球任何一年碳排放量总值的 10%,而这项研究对全球碳排放量估值影响相当显著,负责带领该研究团队的哈佛大学学者刘竹表示,“若将中国碳排放量下修 15%,等于会使全球总量减少 5%”。


作者:林薏茹 来源:科技新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