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集中了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些国家是未来我国能源合作的重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能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促进区域市场深度融合,致力于建成区域能源交易市场,共同参与和改善全球能源治理。 一、建设“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区域集中了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些国家是未来我国能源合作的重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能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促进区域市场深度融合,致力于建成区域能源交易市场,共同参与和改善全球能源治理。
一、建设“一带一路”能源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储量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今后20年内,区域内能源需求增量将占全球增量的60%以上。区域内能源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建立区域统一的能源交易市场,形成反映区域能源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既有利于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也有利于全球能源市场稳定。
(一)提升区域能源定价话语权。“一带一路”区域无论是能源生产量、消费量还是消费增长潜力都处于全球领先,但在能源交易中一直以西方交易平台的价格作为定价基准。比如,亚洲市场的天然气定价主要采取与石油挂钩的长期协议价格,导致价格不能反映本地区天然气供需关系,“亚洲溢价”问题长期存在。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甚至长期处于“买什么什么涨”的被动境地。没有定价权就只能被动接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在全球能源治理中也缺乏与自身体量相匹配的话语权。建设区域能源交易市场,将大量生产者、中间商和需求者聚集在同一平台公开交易,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形成反映区域能源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最终形成自己的定价基准,拥有定价话语权。
(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在“一带一路”区域,能源是一部分国家竞争力之所在,却是另一部分国家发展的短板。建立统一的区域能源交易市场,形成公平透明的价格,促进交易活跃,对供需双方都有利。交易市场除了价格发现功能外,还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创造和满足区域能源投融资需求,使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更好匹配,提高投资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推动沿线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能源交易市场特别是油气交易市场离不开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随着区域能源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品种和交易产品逐步实现多样化,必然促使各国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结,使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区域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二、构建区域能源交易市场的基础要素和现实条件
(一)基础要素。从国际实践看,构建“一带一路”能源交易市场至少需要两个基础要素,即能源交易平台和国际化的货币。
1.能源交易平台。能源交易平台发挥着能源价格信号的产生与传递,规避能源市场风险的作用,是成熟的能源市场必备的要素。石油交易市场是历史最长、最活跃的能源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石油期货产生后,石油的金融属性日趋明显,全球大部分石油交易都是通过金融市场完成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形成的石油期货价格直接影响全球石油市场定价。天然气市场虽然不像石油市场的金融属性那么明显,但也有独立的定价体系,北美和欧洲分别拥有美国亨利中心和英国国家平衡点两大天然气交易枢纽,形成的天然气价格是国际天然气价格的标杆。
2.国际化的货币。国际化的货币是区域能源交易市场的另一基础要素。全球重要的石油市场、天然气市场都在美国和欧洲,而美元、英镑和欧元恰恰是最重要的全球性货币。反映能源与货币之间关系的最好例证是石油美元。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正式脱钩后,美国通过与沙特签订协议约定石油继续以美元计价交易等一系列举措保住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美元强势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也使得石油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市场,目前已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妍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