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SNEC第十二届(2018)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正式开幕。作为重要活动之一的“全球光伏领袖对话”在当日下午举行,探讨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欧、亚、美三大光伏市场的合作发展策略。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出席并发表观点。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副董事长、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贺利氏光伏总裁李海德,苏美达集团总裁蔡济波等就全球光伏市场呈现怎样的走势,世界光伏产业应如何保持持续强劲增长,如何在这一轮能源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实现光伏发电侧平价上网,我们正处于‘最后一公里’、‘黎明前的时刻’这个阶段。”刘汉元表示,以中国为代表的光伏产能的扩张及应用的提升,为光伏平价上网的实现铺就了一条很好的路径。10年前每一千瓦的系统成本大概在3万到5万元,10年后,特别是2017和2018年,行业里很多企业已做到5000元左右一千瓦。在中国,光伏发电已成为各种发电方式当中成本最低的一种发电方式,随着技术的迭代和规模效应的提升,相信明后年,全国大部分光伏上网电价可实现与煤炭上网电价持平的状态。
刘汉元指出,“对于中国光伏人来说,发展光伏不仅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留给我们子孙后代蓝天白云,更是对全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中国光伏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他表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希望在行业的发展中,能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让市场主体自主去判断和决策。
刘汉元主席出席全球光伏领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