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史玉柱站台的绿能宝神话破灭 前能源首富彭晓峰成“老赖”

2018-08-13 06:34:49 太阳能发电网
尽管4年前,绿能宝的结局就早已注定。但看到其“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然令人唏嘘不已。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检察院发布公告称,以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SPI全资子公司)、夏侯敏、刘菁、何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据悉,江西赛维、彭小峰涉案号为(2015)合执字第00130

尽管4年前,绿能宝的结局就早已注定。但看到其“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然令人唏嘘不已。


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检察院发布公告称,以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SPI全资子公司)、夏侯敏、刘菁、何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据悉,江西赛维、彭小峰涉案号为(2015)合执字第00130号、(2017)赣执34号案件,在被执行人履行情况一栏显示全部未履行,其中,(2015)合执字第00130号涉及债务金额逾9.3亿元。此外,(2017)京02执387号显示,彭小峰未履行金额1543.99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绿能宝董事长彭小峰也早在2015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

 

这是一个早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结局。彭小峰江西安福人,1993年毕业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原江西省外贸学校)。让他名噪一时的是在2005年。彼时,他创立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带领赛维LDK成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2007年率领赛维LDK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次IPO。2007年,32岁的他以400亿身家排名百富榜第六,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


他一度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鼎盛时期,赛维子(孙)公司共20多家,其中江西赛维、新余赛维、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伏硅公司”)、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南昌)有限公司为其主要资产。


但好景不长。2011年形势急转直下,全球光伏市场出现产能过剩、需求降低,导致贯穿产业链的持续价格压力,欧美先后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决定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其中征税对象有晶体硅光伏电池、电池板等。

 

2014年8月,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界大佬彭小峰辞去赛维LDK董事长职务,黯然离场。但谁也没有想到,仅仅5个月后,他就以超炫概念“互联网+光伏”的绿能宝理财产品高调回归。


绿能宝是一款基于太阳能发电板,以实物租赁为商业模式的产品。投资者通过官网购买“美桔”“美橙”系列产品,每份产品对应一块真实存在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发电板被安装在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并获得稳定的电费收入和政府补贴,以此作为向用户支付租金的来源。简单说,投资者最低投资1000元,即可拥有自己的光伏发电板并获得10%的固定年化收益,这是绿能宝的核心。


尤其令业界意外的是,巨人实际控制人史玉柱、恒大集团掌门许家印、科瑞基金郑跃文及中国动向的陈义红等工商大佬,齐齐掏现金入股SPI,并罕见地通过各种方式为彭小峰的绿能宝站台并热烈背书,重头再来的彭小峰带来了当下最为火爆的时尚概念——“互联网+光伏”的绿能宝(SolarBao.com)理财产品高调回归。


绿能宝上线3个月时间,已推出18个项目,销售额超过2亿元,针对美元资产的国际版也即将上线。4月中旬,它还拿到了某行业协会颁发的“最具创新金融互联网品牌”奖。

 

尽管初看起来,绿能宝风光无限,但它受到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在当前行业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困境难以突破,绿能宝持续高收益的“神话”很难维系。


2017年4月开始,绿能宝危机开始爆发。当年的4月17日,绿能宝官网发布联合声明称,因光伏补贴延迟等原因,致使目前平台提现出现逾期现象,承租人不能按期兑付提现金额。


5月22日,近百位绿能宝投资人来到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希望通过外部介入拿回自己的资金。


财经网显示,绿能宝债务危机自2017年4月份爆发,逾期总额达6.31亿元(包括申请提现逾期4.88亿元和未到期项目投资1.43亿元),涉及线上投资人11064人。


如今,政府相关部门对绿能宝的运作给予了定性,这也标志着,曾是中国光伏巨头彭小峰的互联网+光伏梦想破灭。他是否面临牢狱之灾也未曾可知,希望他好运,也希望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财经杂坛 来源:财经杂坛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