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0年发电装机增长30倍
2017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7.7亿千瓦、发电量6.4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600千瓦时,分别是1978年的31倍、21倍和18倍;全国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长度达到182.6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66.3亿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7.9倍和52.6倍;全国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814%,城市供电可靠率保持在99.9%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6.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8.8%。今年1—8月份,我国风电利用率达到92%,光伏利用率97%,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宁夏新能源累计发电量将突破千亿
宁夏总面积虽然只有6.64万平方公里,但在新能源发电、消纳方面却有着“大肚量”。从2003年宁夏首座风电场投运,到2008年宁夏首座光伏电站运行,15年间,宁夏新能源从零到总装机1790万千瓦,装机容量占比39.7%,发电约300亿千瓦时。这是一组惊艳业内的数据:宁夏新能源总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七、西北第三,装机占比位居全国、西北第三。目前,宁夏已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形成8个大规模风电光伏产业集群,成为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能源”的重要基地。宁夏新能源累计发电量将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每发5度电就有1度是新能源。
3.台湾电池制造商茂迪断臂自救 出售台南工厂赢得现金流
8月中旬,茂迪昆山工厂被曝停产,不出一月,又传出桃园工厂近半员工无预警调职,近300外籍员工被遣散的消息。近日,据外媒报道,茂迪将出售台南工厂给一家台湾无线通信产品制造商Wistron NeWeb,作价3170万美元。
4.停牌逾3年 汉能移动能源拟私有化A股上市
10月23日,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停牌已经超过三年,出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经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第7次董事会批准,公司决定对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资人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现金收购或股票置换,私有化之后公司拟在国内A股上市。
5.晶科能源受邀出席国际金融公司(IFC)“2018气候商业论坛”
晶科能源宣布,公司受邀出席国由际金融公司(IFC)举办的“2018气候商业论坛”,与全球商界领袖共议应对气候变化的良策。为期两天的会议为吸引了500余位全球政策制定者、知名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领先的行业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各界所长,应对气候变化。会上IFC指出,仅2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气候行动计划就代表了23万亿美元的气候相关业务投资机会。
6.三星联手现代汽车研发电动汽车电池和自动驾驶汽车
据业内人士于10月22日透露,现代正考虑与三星SDI合作研发电动汽车电池。三星SDI是全球四大非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之一,但其尚未向韩国汽车制造商供应电动车电池。目前,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使用的是LG化学(LG Chem)和SK Innovation供应的电池。这两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寻求扩大与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会遇到的电池供应问题。
7.协鑫新能源(00451)收回9.9亿元电价应收补贴款项
智通财经APP讯,协鑫新能源(00451)公告,如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所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集团获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的电站总规模已达到1773兆瓦,对应电价应收补贴款项为约人民币30.5亿元。若干地方电网公司已知会集团旗下获纳入目录的光伏电站向其发出账单,以结清尚未偿付的电价应收补贴款项。于公告日期,人民币9.9亿元电价应收补贴款项已获偿付。集团将利用收到的款项偿还债务,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及减低财务风险。
8.如东梯次储能项目进入商运阶段
近日,目前国内最大的梯次储能项目(1MW/7MWh)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投运,这标志着国内梯次储能项目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该项目由中恒电气旗下煦达新能源和中恒普瑞联合承建,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基于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工商业储能系统。系统由7个180kW/1.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组成,总装机量为1.26MW/7.7MWh,运行时SOC设定为90%,系统有效容量为7M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