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2020年多晶硅有望实现全部国产化
据了解,“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4月开工,9月30日顺利并网发电,以5个多月的建设时间,“领跑”全国第三批10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实际上,自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不断提速。光伏“531”新政后,全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也为行业整合、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近1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一路追赶、齐头并进,再到全面超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光伏强国,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了我国比肩高铁的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名片”。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论坛上表示:“从发电成本来看,过去10年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已经下降了90%,现有条件下建成的电站,我国东部地区每度电成本大约0.4元-0.5元、西部地区0.3元-0.4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提升,3-5年内成本还会下降30%以上,成为发电成本最低的能源生产方式。”
江苏省作为我国领先的光伏产业创新制造基地和重要的光伏应用市场,诞生了协鑫、阿特斯、林洋、中利、中来、南京日托等一大批优秀的光伏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在产业链各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占到全国产能的25.2%、42%和46%,位居全国首位;硅料产能占比达到25%,位居全国第二。2017年江苏新增光伏装机36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量的6.8%,全省累计光伏装机达到907万千瓦,占到全国光伏总装机的7%,位居全国第三。在发电量方面,2017年江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占全省总发电量的6.6%,并实现了全额消纳。
技术创新和领跑是尽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主要路径。“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所在地区标杆电价为0.75元/千瓦时,入选申报主体最低电价为0.49元/千瓦时,入选申报主体平均电价为0.514元/千瓦时。在刘汉元看来,随着技术继续进步,非技术成本进一步优化,江苏省光伏发电价格有望在明后年低于其煤炭发电价格。
据了解,“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500MW“渔光一体”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每年可输出6.5亿千瓦时清洁光伏电力,实现渔业养殖年收入4500万元,旅游消费收入2000万元,同时节约标煤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实现“鱼、电、环保、旅游”四丰收。“江苏拥有养殖水面1148万亩,若将养殖水面的一半,约600万亩改扩建为‘渔光一体’项目,可实现光伏装机3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600亿千瓦时,占到2017年全省用电总量的60%以上,能为江苏的能源转型升级和可持续清洁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刘汉元建议。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数据,今年1-9月多晶硅产量为17.84万吨,同比增长4.94%。价格从2017年12月13.84万元/吨、2018年5月底的12.6万元/吨,降至现在的8.23万元/吨。新疆、内蒙古等成本洼地的全国产能占比超过50%。
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在包头和乐山分别拥有一期各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永祥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研究和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能满足高效单晶硅片生产要求的硅料供应商之一。目前,在硅料端,该公司业已获得多份采购大单,未来在硅料端,中国市场将如何发展?
“10年前,中国使用的多晶硅90%以上靠进口,随着2008年国内光伏企业崛起,不断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推动多晶硅发展迈向新台阶。”论坛间隙,刘汉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7年,中国自己生产了多晶硅总用量的55%,自给比例首次超过50%。以目前水平,中国主要龙头多晶硅企业在成本、技术、规模上综合领先于国外原有多晶硅企业,具备了持续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并且在未来新产能形成过程中,能够保持领先优势,有望在明后年实现大幅度国产化替代,国内产品的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外汇消耗更少,预计在2020年时有望实现全部多晶硅的国产替代化。”他进一步表示,作为始终积极参与的一分子,从最初的1000吨、3000吨,再到现在每条生产线做到25000吨,通威集团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推动多晶硅生产,做到全球最大规模、最低成本,并保持产品质量的优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