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光伏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协助基地办编制基地运行监测月报,公布基地先进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目前已完成2018年1月至10月大同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运行监测月报和2018年6至10月芮城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运行监测月报的编制发布工作。
11月20日,山西省芮城县政府发布芮城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10月份运行监测月报,其中,单多晶组件的衰减率数据引起业内的关注。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该负责人就光伏领跑基地运行监测的数据做出了如下解读。
一、建设光伏领跑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对有效落实“领跑者”计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同年批复了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开启了光伏领跑基地建设的序幕。光伏领跑基地通过设置先进技术指标,采用竞争优选配置项目资源等方式,推动了高效组件等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光伏产业升级。与此同时,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大同一期、芮城和新泰等基地建立了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监测平台”),在建和待建的第二期、第三期光伏领跑基地也应统一按技术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平台建设,并做好监测。
大同监测平台
监测平台是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各项目场站建设小微型系统实证设施,对项目采用的每种型号组件和逆变器选择样品进行实证监测,实时采集样品监测运行数据;二是在各项目场站部署数据采集传输、光资源测量等监测设施,实时采集项目运行监测数据;三是建设基地数据集中处理设施,部署信息化相关软硬件系统,实时汇集处理基地内各项目小微型系统实证监测数据和项目实时运行监测数据。
监测平台是基地开展关键运行指标复核评价的必要技术支撑条件。先进技术的关键运行指标设置是引导行业技术升级的方向。前三批光伏领跑基地中,普遍采用组件转换效率作为关键运行指标,但光伏组件效率提升反映单位面积发电功率增加,并不直接与发电量相关,且组件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实际工况下的运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监测平台,能够便捷、及时、连续对组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发电性能进行复核评价,为合理确定未来先进技术指标设置、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奠定重要基础。
监测平台是监督基地项目落实竞争优选要求、检验基地示范效果的有效手段。系统效率设计值是基地项目竞争优选的重要依据,该指标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测,通过监测平台验证电站实际系统效率是否达到申报水平,是保证光伏领跑基地竞争优选客观、公正、公平的重要措施。领跑基地推动了跟踪支架、组串式逆变器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通过监测平台对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可靠性开展持续监测,将为优化光伏电站项目设计、建设、运行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芮城实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