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初,我们曾经发布了报告《管窥18年经济,即将发生的五大逆转》,提出18年经济将发生五大变化,分别是:CPI强于PPI、外需强于内需、一二线地产强于三四线地产、货币增速强于融资增速、需求回落强于供给收缩。回头来看,我们的运气不错,其中大多数判断得到了实际走势的印证。
今年是2019年的第一天,新年新气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再来展望一下2019年,看看有哪些变化可能会发生:
一、货币: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过去两年,影响中国经济和资产价格表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去杠杆。
2017年是金融去杠杆,广义货币M2增速从11.3%降至8.2%,由于金融市场的资金大幅紧缩,使得利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债市大幅下跌。
2018年是经济去杠杆,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增速从13.4%降至9.9%,融资增速回落拖累经济和通胀下行,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现金流吃紧,股市大幅下跌。
而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有望正式进入稳杠杆阶段,各项货币和融资增速都有望逐渐见底企稳。
首先,宏观债务率已经企稳。
宏观杠杆率等于债务与GDP的比值,在过去10年,中国的M2平均增速高达15%,而包含影子银行的广义债务平均增速接近20%,远超12%的GDP名义增速均值,使得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
但从最重要的债务率指标来看,我们测算18年3季末的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2.8%,已经连续5个季度稳定在242%左右。从M2和GDP的比值来看,18年末有望降至201%,已经从16年末208%的峰值连续两年下降。
其次,货币融资增速有望筑底。
展望未来10年,我们认为中国的GDP实际增速均值有望保持在4-5%左右,再加上2-3%的温和通胀,中国GDP名义增速均值有望维持在6-8%左右。而当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降至8%,包含影子银行的银行总负债增速已经降至7%,已经和未来潜在的GDP名义增速接轨。这就意味着即便保持当前的货币和债务增速不变,未来中国的债务率也不会大幅上升,因此当前8%的货币增速已经不需要再降,开始进入筑底期。
从最关键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来看,由于去杠杆导致的影子银行大幅萎缩,18年三大非标融资下降了约3万亿,同比萎缩了6万亿,这使得18年社会融资总量同比萎缩近4万亿,导致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增速大幅下降。
但是展望2019年,即便影子银行还在萎缩,只要其下降规模在3万亿以内,从同比来看就不会对社会融资总量形成拖累。而只要信贷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大概率会有明显增长,那么19年的社会融资总量就会比18年有所改善,从而推动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以及各项货币增速的见底企稳。
二、政策:减税让利重于刺激。
在过去10年,我们的政策以刺激性为主,主要靠货币来发展经济。
从08年到18年,我们经历了三轮债务周期。其中08-09年是企业部门举债,导致了企业债务高企和产能过剩;12-13年政府部门开始举债,导致了政府隐性债务问题;15-18年是居民部门举债,带来了居民部门债务高企和地产泡沫的风险。
而从全球以及我们自身举债发展的经验来看,可以发现其只在短期内有效,可以刺激经济短期回升,但在之后会带来还债的长期压力、从而拖累经济持续下行。
在过去两年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去杠杆。通过金融去杠杆,我们实施了资管新规,关闭了影子银行。通过经济去杠杆,我们降低了企业部门债务率,同时也抑制了居民举债的进一步增长。
不会重走举债发展老路。展望未来,只要我们不放松影子银行,那么所有的新增货币创造要么通过银行的表内信贷、要么通过债券等直接融资,都会受到资本监管的约束,这意味着将来货币增速虽然会企稳、但是难以大幅回升,因而不会重走举债刺激的老路。
而在将来财政政策大有可为,尤其是减税让利。
虽然中国整体债务率水平比较高,但是政府债务率还不高。目前国债加上地方政府债的余额大约33万亿,政府显性债务率约36%。即便考虑地方融资平台举借的隐性债务,我们测算中国政府总债务率约50%,远低于美欧的100%、日本的200%,因此中国的政府部门依旧存在举债的空间。
政府部门举债的最大优势是低成本,目前中国的国债利率仅为3%左右,远低于居民6%的房贷利率、企业8%左右的平均融资成本。但是政府部门投资的劣势在于效率较低,以负责铁路投资的中铁总为例,其2017年总资产接近8万亿,然而17年的税后利润只有18亿、还是过去5年最佳水平,更不用说众多没有盈利靠财政补贴活着的政府融资平台。
过去我们大量地方政府通过影子银行举债,其成本高而投资效率低。而在2018年中央出台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建立了终身追责机制。与此同时,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其实是用低利率的政府显性债务取代了高利率的政府隐性债务。
因此如果政府通过低成本举债,并将其用于减税让利,就可以大幅减轻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潜力、提高企业利润增加创新动力,使得中国经济走向靠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