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20日,为期两天的“2019年安徽电力市场改革政策解读及竞价仿真研讨会”在安徽省能源投资集团成功举办。会议由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安徽省电力工程行业协会配售电专委会协办,研讨会紧紧围绕政策解读、市场分析、仿真演练、案例分享、报价策略及技巧等主题展开讨论。
2018年安徽电力市场共准入用户5131家、售电公司181家、发电企业26家,全年直接交易规模达580亿千瓦时。全年共组织一批次450亿千瓦时年度双边交易、一批次70亿千瓦时年度集中交易和6批次60亿千瓦时月度集中交易,预计释放改革红利约32亿元。
19日,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安徽省电力交易主管部门、省电力改革主管部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敦楠、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董军、省内成功售电企业代表等嘉宾做了主题演讲与分享。会议吸引了来自安徽省电网企业、发电集团、大用户及售电公司等100余代表参会本次研讨会。
主题演讲一: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框架及发展趋势
由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教授做题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框架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的基本路径可以总结为“三放开、三加强和一独立”,9号文中对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战略方针,提出的“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离、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的基本目标也符合需求,其中建立、健全、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仍然是此次电改的主要任务,在谈到新电改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时,他认为可以主要分为三步,第一,要进一步强化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相互补充的背景,借此避免中长期交易预测不准、交易量变动等问题;第二,继续加大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制度的推广力度,以最大程度缓解我国能源供需逆向分布问题,促进清洁能源发电的开发利用;第三,推进辅助服务交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结合新模式,使市场运行与市场交易相结合,有效加强对市场操纵力的预防与监管。随着市场交易的范围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交易时间颗粒度不断精细,市场对主体的报价水平、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挖掘综合能源服务的能力将成为未来主体主要的盈利手段。”
图为曾鸣教授做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营现状
由全国电力交易主管部门做题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营现状”的分享报告,报告提出,电力市场的设计与运营需要与电网的安全运营紧密结合,充分体现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电力市场设计的内核是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而市场发展趋势则说明了资源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在发挥,如何利用好趋势仍然值得探讨,强调电力产品在向电力商品回归,体现了电力商品的特殊经济技术特性,深刻理解产品向商品转换的含义,既是新一轮电改时代下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主体更好把握市场动态的必由之路。
图为演讲课件内容
主题演讲三:安徽输配电价改革历程
由省电力交易主管部门做题为“安徽输配电价改革历程”的研讨分享,内容包括自2015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以来开展的主要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安徽省将改革分为调研摸底、制定试点方案、开展成本监审、核定电网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四个阶段,对关键时间节点及关键环节进行明确任务背书,报告还回顾了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创新了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将原有电网企业的购售两端的垄断模式打破,转变为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标志着安徽省输配电价改革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强化了对电网企业成本约束。从严核定折旧年限,严格核减了不相关、不合理的投资和成本费用,强化了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三是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鼓励电网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财务成本。四是促进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配套改革,通过“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建立了输配电价机制,对于贯彻落实中发9号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演讲课件内容
主题演讲四:2018年安徽电力市场运营分析与解读
由省电力交易主管部门做了“2018年安徽电力市场运营分析与解读”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2018年安徽电改项目进展及市场运营情况,其中输配电价和增量配电改革均取得积极成果,各试点项目在过去一年按计划、保质量的的完成了各项指标,报告还对2019年实施方案和市场建设计划作以解读说明,对于二级零售市场缺乏约束力、失信违约行为频发等问题,给出了“保函履约、推行负面清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有效解决方案。
图为演讲课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