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埋人脸”……这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磴口县的气候条件及当地百姓所受的风沙之苦。“磴口县地处黄河‘几’字形河道的拐弯处,紧挨乌兰布和沙漠,全县有70%的土地面积是沙漠,整个县域饱受风沙侵害。”内蒙古磴口工业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埋人脸”……这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磴口县的气候条件及当地百姓所受的风沙之苦。“磴口县地处黄河‘几’字形河道的拐弯处,紧挨乌兰布和沙漠,全县有70%的土地面积是沙漠,整个县域饱受风沙侵害。”内蒙古磴口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园区主任袁海文说。
据介绍,磴口县治沙始于上世纪50年代,几十年来采取飞播治沙等方式,为治沙而治沙,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北京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公司”)结合磴口县太阳能富集的优势,创新性地提出了“光伏治沙、恢复生态”的理念,2013年北京公司率先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光伏治沙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由北京公司所属内蒙古新能源公司具体实施。
2014年10月18日,该项目启动建设,仅用73天便建成了5万千瓦光伏电站。该项目是北京公司首个结合农业治沙的光伏项目,投资总额约4亿元,占地约1700亩,年发电量约8782万千瓦时。项目环境效益显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万吨。内蒙古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薛华武告诉记者,在磴口安装光伏板的时候,必须时刻关注天气情况,采取必需的防护措施。“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一进工地就是满身尘土,经常能碰到交通工具、设备等陷进沙里的情况。尽管如此,迎难而上的建设者们依然圆满完成了任务。”薛华武不无自豪地说道。
“光伏+”治沙效果显著。(资料图片)
薛华武介绍,该项目集光伏与治沙为一体,实施了“沙漠+光伏+设施牧草”的特色种植模式。光伏组件本身就具有挡风防风的作用,能有效阻止沙丘移动。此外,在光伏组件下面铺设了粘土和牛粪,并铺设了滴灌设施,在光伏板之间种植了苜蓿等防沙植物,并在场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将沙丘全部固定,避免了沙流动对环境、交通的破坏。“这种‘沙漠+光伏+设施牧草’的特色种植模式,在防风固沙的同时提高了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薛华武说。
袁海文一直对北京公司的光伏治沙项目赞不绝口。“我们做过测算,项目所在地每年的降雨量大概是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2400毫米左右,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实施后,通过光伏板的遮阴,蒸发量减少到1200毫米左右。而且他们采取滴灌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水的利用率,提高了植被的存活率。过去这里的绿化率不到5%,如今已经达到70%以上。”袁海文表示,光伏治沙项目不仅改变了当地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项目中“设施牧草”部分还能服务当地牧业发展,解决不少当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可以说,这个光伏治沙项目很好地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袁海文说。
光伏板附近的植被长势良好。(本报记者 余健摄)
双方的合作还要进一步扩大。薛华武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继续积极担当央企的社会责任,加大光伏治沙力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风电、光伏储能项目。“北京公司与磴口县政府已经启动了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光伏智慧治黄治沙基地项目,我们将根据北京公司的安排部署,积极响应磴口县综合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光伏治黄治沙基地项目,持续打造‘光伏+’升级版,努力将磴口县打造成为‘光伏+’沙漠生态治理示范县,让乌兰布和沙漠里的‘新绿洲’越来越大。”薛华武说。
作者:左泽伟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jianping